面對死亡
我們對死亡所抱持的態度將影響到面對生離死別事件的反應。如果一個人能夠接受生老病死
是人生必經的歷程,而且隨時準備面對生命中的酸甜苦辣,一旦身陷逆境時就不至於因過度
的悲傷或沮喪而失控,甚至能因此而激發鬥志,進而採取積極且有建設性的觀點來看待挫折
與失落的遭遇。如此一來,隨著時間的消逝,他也提高了自己的療傷能力了。相反的,如果
一個人不願意將生命的存亡視如季節的更替,一旦真正面臨生離死別,往往耗費過多的能量
在拒絕接受已發生的事實,以致削弱了原本可以邁向復原的力量,而延誤了復原的時間。
年齡因素
年齡對我們因應創傷的能力,常常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孩童對死亡的了解程度與成年人不一
樣,他們無法區辨暫時性失去與永久性失去的差異,他們對死亡的了解多半來自於失去心愛
的玩具或寵物的經驗。因此,往往會誤以為亡者只要休息一下,就又可以一如往常般的現身,
而無法理解為什麼他不可以像過去一樣地要求物質上或情感上的滿足,於是哭鬧不休。而成
人的困境則常出自於諱言死亡,或者缺乏處理問題的技巧等,因此,這種情緒性的抗拒或不
當的處理經驗,也使後續影響偏向於負面,例如不准孩子談及傷心事件,使整個家庭籠罩在
一團不明確的氣氛下,而阻礙了家人療傷的速度。
幼年期成長經驗
幼年期的成長經驗也將造成因應創傷事件的能力。根據John Bowlby的分離焦慮之說
(separation anxiety),一個幼兒自落地之後的依附需求(attachment),在父母給予足夠
的關愛條件下,將使幼兒發展出探索新環境的安全感,進而對別人產生信心。然而,一旦父
母給予孩子的關懷過多或不足時,這個孩子在安全感上的發展就有缺憾,導致親子關係過於
親密或冷淡,也造成子女較乏探索新環境的意願,對子女的個人成長與發展有負面影響。
正面思考
一個人的認知態度往往也會影響到我們面對問題的處事作風。有的人在面對挫折時,會將這
次的經驗視為磨練,因此積極的尋求有效的方法來突破困境;有的人則會將一時的失敗視為
永久的否定,因此會採取放棄努力或逃避責任的態度,而受制於現有的困境。換句話說,採
取建設性的認知態度可能比較有助於我們去面對災難所帶來的傷痛。而負面思考的態度卻無
異於另一個重大創傷的起源。
走出陰霾
失落本身會帶來不安定感,讓人很容易陷於不安的狀態,因為擔心會再度遭受類似的處境,
因而開始對身邊的親友或生活上的事務產生過度的焦慮,使之生活受到影響;其次,由於碰
到這麼重大的打擊,當事人對自己掌握生活的能力會開始失去信心,進而也對自己缺乏信心,
因為死亡對人類所象徵的意義等同於非人力可為的失控的狀態。因此,一個家庭能否安然面
對創傷而度過難關,家裡的每個人能否接受既成的事實,展開新的生活,這都必需仰賴家庭
中每個人在生活上的彈性與韌性。如果當一個家庭成員的生活適應能力不足以應付這個重大
事件時,心理諮商專業人員就應採取一些策略,協助受創的家庭或個人重新看待目前的家庭
成員之間的關係,讓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角色,而且又不會讓這個家庭的發展
停滯,能夠與外面的環境繼續建立建設性的互動關係,以滿足其現實生活上的需要。如此一
來,受創的家庭或個人從失落的經驗中,可以學到一些處理問題的技巧,進而增進一個人面
對生命重大改變的因應能力。
就 J. William Worden 在其書中談到哀傷治療的實際經驗時強調,一個人在面對失落的事件
時,會需要歷經幾個階段,首先要度過否認與自我孤立的階段,然後會有憤怒期、協商期、
憂鬱期,一直走到接受事實五個階段。一般而言,處於此等狀態下的當事人常常會表現出忿
怒、焦慮或憂鬱的情緒狀態,同時可以發現他們內心是苦澀且有深層的痛楚,另一方面也可
能仍然陷於難以相信已經發生不幸事件的心情下。
為了讓當事人能早日走出陰霾,最好能鼓勵他們儘速回歸到日常的生活型態,讓每個人找回
自己在家庭裡責任與價值為要。而社會大眾所給予的關懷,甚至宗教上或信仰上的引導,可
以進一步提昇其生命的信念,以緩和其焦慮不安的情緒。
(輯錄自http://921.heart.net.tw/921symposia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