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師手上的大花手環
楊茂秀(台東大學兒文所教授)

牛皮紙袋裝了舊手環和便宜的香水,同學看到,有的咯咯笑,有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唐老
師動作突然迅速起來,戴上手環,打開香水,灑了幾滴在手背上…… 

 

 

 

 

 

 

 

 

 

 

 

 

 

 

 

 

 

 

 

故事一開始是開學的第一天。第一節課。 

唐老師新接這個班級:「小朋友,我是唐老師。從今天開始,我是你們的導師。我最公平了,每一個同學,男生、女生、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直頭髮的、捲頭髮的,我都一樣喜歡,你們在我心中,一律平等,沒有差別。」 

當然,我們知道,她說的不是真心話。每一個老師,就算是最公平的老師,也有分別心。他們會比較喜歡某一些學生,不喜歡某一些學生。最糟的是,有一些老師跟某一個學生缺少緣分,會在心中暗暗的說:「這個小孩的樣子好怪,真是討厭!他怎麼不是隔壁班的?他請假的日子,就是我快樂的日子。」

阿龍就是唐老師暗暗討厭的小孩。雖然他看來很乖,但她一眼就看出他有一張不喜歡上學的臉,像個平底鍋,毫無表情,兩隻眼睛空空茫茫,心思永遠不集中。

不管問他什麼,他的答案不是一個字:「是」、「好」、「對」、「喔」,就是兩個字:「不是」、「不好」、「不對」、「啊—喔」,最多是三個字:「不知道」、「知道了」、「謝謝您」。 

他的頭髮永遠有怪味道,衣服、褲子髒兮兮,但說他不吸引人是絕對錯誤的。他很吸引唐老師,吸引她的是那副無奈無助的樣子,但一點也不可愛,讓唐老師常常嘆氣,變得也有點無可奈何。 

每位老師都有學生紀錄。阿龍過去的紀錄是這樣的:

「一年級:很用功,很乖巧,喜歡幫助人家,態度認真。家庭有些問題。 

「二年級:常常遲到,需要經常提醒;功課還好,但應該可以更好。母親生病很嚴重,功課沒有人督促。 

「三年級:好孩子,太乖了一些,本性善良,太認真,但學習緩慢,有些障礙。母親病故了。

「四年級:學習非常遲緩,行為端正不阿,需要很多協助。父親太忙,無法關心他。」 

唐老師讀了這些紀錄,心想:「學期結束時,我會怎麼評這個孩子呢?我總不能在紀錄上寫:『乖巧,不可愛』。」她搖搖頭,覺得有些悶。 

耶誕節快到了,大家互相送禮。唐老師送每個小朋友一本故事書、一雙襪子,還有一張賀卡。她的書桌上則堆滿學生送她的禮物,每一件都用色彩鮮麗的包裝紙包好,有的還繫著緞帶,看起來體面貴重。只有阿龍送的是用黃色牛皮紙袋裝的,封口用膠帶隨便黏著,上面簡單寫著:「送給唐老師——阿龍敬上」。

拆開牛皮紙袋,裡面裝的是一隻舊手環,塑膠做的,上面有些缺痕,還有一瓶便宜的香水。 

班上同學看到了,有咯咯笑的,有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唐老師動作突然迅速起來,戴上手環,打開香水,灑了幾滴在手背上,高舉手臂,聞聞香水味,說:「你們看,這隻手環真是美麗,香水的氣味好高雅!」小朋友立刻明白唐老師的用意,也都齊聲說好看,好香。 

那天放學以後,阿龍沒有和同學一起離開。他靠近老師書桌邊,小聲對老師說:「唐老師,你聞起來是我媽媽的味道。她的手環戴在你的手上也很好看,很像我媽媽的手,我很高興你喜歡我送你的禮物。」說完,他沒有轉身,慢慢退出教室,走了。 

阿龍走了之後,唐老師忍不住哭了,跪下來乞求上天的諒解。 

第二天,孩子們覺得唐老師像變了一個人。她對大家都很好,尤其對學習遲緩的阿龍。 

「唐老師看阿龍的樣子好美。」一個同學說。 
「她像是他的媽媽。」 

學期結束的時候,阿龍的功課有了驚人的進步。他的程度不只和大家一樣,有些科目還超過很多同學。唐老師在他的紀錄上這樣寫: 

「這個孩子進步神速,學習態度積極,情緒平穩,喜歡幫助人,特別是有人身體不舒服時,他很關心。」 

阿龍小學畢業了,好幾年沒有和唐老師聯絡。有一天,她接到阿龍的信。 

「親愛的唐老師:我高中第二名畢業了,您一定為我高興。 學生阿龍敬上」

四年之後,唐老師又收到阿龍的信。 

「親愛的唐老師: 好久不見了,記得我嗎?我以第一名的成績大學畢業了。大學真是不容易念,不過,我喜歡。 學生阿龍」 

又過了四年,阿龍的信又出現在唐老師的信箱。 

「親愛的唐老師:今天起,我是史金龍醫師了。老師,我第一個報告的人就是您。下個月二十五日早上九點,我要結婚了。希望您來參加我的婚禮,作我們的主婚人,坐我媽媽該坐的位置。您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我父親去年過世了。 學生阿龍敬上」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唐老師去參加阿龍的婚禮,坐在他媽媽的位置上。她的手上戴的是那年耶誕節阿龍送她的那一隻大花手環,很舊了,上面的裂痕還在,遠遠看起來,彷彿是特別設計上去的。

(輯錄自《好老師是自己找的》,遠流出版,2006,楊茂秀著)

 

一個被疏忽的孩子

林文娟(全職母親)

祺祺跟哥哥只差一歲,我帶哥哥,菲傭照顧他。沒想到,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兩兄弟,成長的情況卻有大幅差異。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祺祺到兩歲還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一度我還以為聽力有問題!從菲傭手中接回的祺祺是如此的陌生,每天早上一定是在哭鬧聲中起床。我很納悶,在我辛苦經營的和樂家庭氣氛中,孩子怎麼會沒有安全感呢?像照顧初生嬰兒一般,我從頭來過一遍,全心全意的照顧他,漸漸的,他不再凡事哭鬧;又經過一年的努力,祺祺情緒穩定下來了,但是學習仍然緩慢。

我不斷安慰自己,給自己信心,但事實卻讓我擔心!雖然我百般的不願意在還沒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讓孩子上幼稚園,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別無他法。於是我選了一個最適合他,也最能讓我信賴的幼稚園,竭盡所能的幫助他適應團體生活。

剛開學的日子裡,老師耐心與我溝通,給我建議,我也告訴自己要面對現實;同時,在面對祺祺的時候,我要給他十足的信心,相信他的潛能。我不想給他貼上任何「過動」或「學習遲緩」的標籤!我知道我能給他最大的幫助,就是「相信」與「信心」。在這種心態下,我誠心接受老師的建議,老師也不厭其煩的為我注意祺祺的發展。

有一天,老師告訴我,幼稚園主任願意每週抽出一個小時來輔導祺祺,我心中的感激非筆墨可以形容,也就在這一刻,我下定決心要全力以赴。在往後的日子裡一直到輔導結束,除了老二生病那一次我沒陪同上課外,我要求自己在祺祺的成長中不再「缺席」。

在二十三堂的輔導課程當中,我和祺祺同步成長。祺祺學的是說話、數的概念,我學的是對教育無私奉獻的精神。在這長達七個月的時間裡,主任從不會因為祺祺的無法專注而失去耐心,她永遠都是和顏悅色的為他解說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她主張因材施教的隨機教育,因為她要孩子學到他們自己想學的東西,而不是填鴨式的灌輸。

上課前,主任常常是準備了一桌子的教具,但是當祺祺的情緒不對的時候,主任總有辦法利用那些教具,變出祺祺感興趣的花樣。這種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尤其令人感動。

另一點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主任的教學當中,不會看到坊間許多昂貴的現成教具,很多甚至是她精心製作的。例如:桂圓種子可以當作數數的工具、大型的骰子是用厚紙板黏製而成的、騎木馬的道具滿載著主任的愛心,數不完也說不盡。現在祺祺已和正常幼兒無異,一路走來,我只有心存感謝!

(輯錄自 http://140.111.1.192/special/publish/pub042)

 

 

 

 

 

 

 

 

 

 

 

 

 

 

 

 

 

 

 

 

 

 

 

 

 

 

 

 

 

 

 

 

 

 

 

 

 

 

 

 

 

 

 

 

 

蒙特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進入醫學院就讀的女性。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她在擔任助理醫生期間(1896-1898),主要是治療智障兒童。當時義大利把智障兒童與精神病患一起關在瘋人院裡。室內沒有玩具,甚至沒有任何可供兒童抓握和操作的東西;管理人員態度惡劣,根本不規劃任何活動。蒙特梭利對這些兒童的處境深表同情。經過觀察和研究,她深感這種醫療方法只能加速兒童智力下降。從此,她對智障兒童的治療和教育問題產生興趣,決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幫助他們。

為了找到一種適合智障兒童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認真研究了法國心理學家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她親自翻譯他們的著作,親手抄寫,以加深理解。伊塔和塞根是19世紀訓練心理缺陷兒童的重要人物。伊塔曾在1800年對一個幼年被丟棄後在森林中長大的「野男孩」進行治療,並發表實驗報告《叢林之子》。塞根繼承伊塔的事業,延續伊塔的理念,對智障教育有許多獨到見解,首創以現代化、科學化的方式教育智障兒。塞根主張對學生進行個別觀察及個案研究,因材施教,並注重感官教育及實物教學,他著有《癡呆的精神治療、保健與教育》和《癡呆及其生理治療方法》。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響了蒙特梭利。她認為伊塔和塞根是「科學教育學」的先驅。

1898年,在都靈召開的教育會議上,蒙特梭利發表以《精神教育》為題的演講,闡述對智障兒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指出「兒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並向社會呼籲,智障兒童應當與正常兒童一樣,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權利。

蒙特梭利的演講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回響和義大利當局的重視。教育部長巴克色利委託她對羅馬從事智障兒童教育的教師進行培訓,並任命她為國立精神治療學院院長(1898-1900)。這所學院是一所特殊學校,培養從事智力缺陷兒童教育的專業教師。蒙特梭利在那裡工作的兩年間,她根據伊塔的實驗和塞根的研究,設計了一整套對智力缺陷兒童進行觀察和教育的特殊方法,對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在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和運用這套方法。與此同時,她還創新製作了一些教具,準備了一些材料,親自對智力缺陷兒童施教。有一個時期,她每天從上午8點到下午7點,都和兒童在一起。晚上,還要整理筆記,進行比較和分析。就這樣經過兩年的努力,

她的這套方法獲得很大的成功。這些智力缺陷兒童不僅學會了讀與寫,並且通過了正常兒童的統一考試。因此,蒙特梭利自稱這兩年的教育實踐,是她獲得的第一個真正的教育學的學位。

蒙特梭利發現,智力缺陷兒童的心理水平比同齡的正常兒童差,但與年齡更小的正常兒童有很多共同點,例如感官發育不完善,動作不協調,走路不穩定,不能從事脫衣服之類的活動,沒有掌握語言,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她確信,自己為智力缺陷兒童設計的教育方法也適用於正常兒童,而且會獲得更顯著的效果。於是,她決心獻身於正常兒童的教育工作。 

1901年,蒙特梭利離開精神治療學院,再次回到羅馬大學,進修哲學、普通教育學、實驗心理學和教育人類學,以擴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論基礎,進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兒童的方法,為以後從事正常兒童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06年,「羅馬住宅改善協會」聘請蒙特梭利擔任公寓幼兒學校的策劃工作。蒙特梭利將此視為對自己教育思想進行實驗的良機,欣然應聘,於1907年1月6日在羅馬聖洛侖佐區開辦了第一所「公寓幼兒學校」,又稱「兒童之家」。蒙特梭利在「兒童之家」採取了以下幾個步驟,對正常兒童進行觀察和教育實驗研究。

1. 為兒童提供適合身心自由發展的環境。
「兒童之家」的教室裡安置了色彩鮮豔的小型傢俱,便於幼兒搬動和清洗。每個幼兒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角,按照自己的喜好佈置每 件傢俱。教室裡還有長而低的櫥櫃,裡面放著各種教具。每個兒童都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具。室內還有黑板、粉筆和黑板擦,供兒童自由書寫與繪畫。在這種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每個兒童都獲得了解放,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從而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

2. 良好的生活習慣。 
蒙特梭利每天早晨檢查兒童的手、指甲、脖子、臉、牙齒與衣服的清潔,同時教導兒童如何洗臉、洗手、洗腳,如何刷牙、清潔指甲,如何掃地、擦桌子,如何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如何行走…… 

3. 進行感官訓練。 
蒙特梭利認為,幼兒的早期教育應以感官訓練為主。因此,她將以前用於智障兒童的教具進行改造加工,重新製作了一套教材、教具。例如不同大小的圓柱、不同層次的色彩等,讓幼兒區別不同大小和顏色,辨認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等,以訓練幼兒的視覺、觸覺、聽覺等。 以後,隨著幼兒智力的發展,再用字母、數字、書寫、閱讀、語法、繪畫、算術和自然等方面的材料來啟發兒童的智力,也就是從感官訓 練出發,漸進的逐漸過渡到智力教育。

「兒童之家」的教育實驗,獲得極大成功。那些入園時膽小、害羞、語言發展差、注意不集中、面無表情的貧苦家庭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後,變得舉止文雅、整潔有禮貌,還學會了飼養動物、做手工的基本能力。

「兒童之家」的成功,引起國內外廣泛注意。來自歐美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參觀者對蒙特梭利創造的教學方法評價甚高,回國後大力宣傳,加上蒙特梭利著作的暢銷,使蒙特梭利的幼兒教育方法很快傳播開來。羅馬和世界各地湧現大量類似的「兒童之家」,如瑞士於1909年,法國和美國於1911年,英國於1912年,都把她的方法用於幼兒教育。甚至澳大利亞、阿根廷、日本和韓國也辦起了蒙特梭利式的「兒童之家」。

為了使人們能夠真正瞭解、掌握和運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蒙特梭利在1911年離開「兒童之家」,一方面開設國際培訓班,舉行國際會議;另一方面進一步開拓自己的研究領域,致力於青春期和新生兒的研究,力圖用教育改造社會。

國際培訓班學生接受6個月的培訓後,通過筆試和口試,可獲得「蒙特梭利證書」。有此證書的人須在蒙特梭利開辦的「兒童之家」工作兩年,才有資格開辦蒙特梭利學校。

蒙特梭利先後在美、英、法、德、荷蘭、西班牙、奧地利、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開辦國際培訓班。「兒童之家」遍及世界各地,成為引領現代幼兒教育的一股新潮流。

(輯錄自 http://xinli.yiwangtong.com/open.asp)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語言的敏感期
成年人學習第二外國語,必須下苦功夫背誦單字及文法,0至3歲幼兒卻是無意識的學會語言。他們從環境中吸收人類語言的發音、文字、文法。這些文字的發音,會創造深刻的感動,並且在幼兒腦袋裡運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纖維組織」(fibers),這種「纖維組織」會努力振動,以製造同樣的發音。這種經驗對我們而言,實在難以想像,蒙特梭利將它比喻為在音樂會中聽到一首令人震撼的樂曲,內心深刻的感動再強以數倍。

奇妙的是,幼兒四周有幾千種聲音,他們卻只學習人類的語言……。我們人類說話的聲音,想必會比任何其他聲音留給他們更深的印象。

蒙特梭利曾以拍照與沖洗照片的原理,來比喻幼兒學習語言的歷程。拍照時照片的影像是在完全漆黑中印在感光板上,而沖洗的過程也是在暗房中進行。兩者都是在黑暗中定像,然後才見光;而且一旦見光之後,影像就不能再改變了。蒙特梭利認為幼兒學習語言的內在機制也是如此。它始於潛意識幽暗的深處,在那兒發展、定型,然後才公然地出現。

全世界幼兒語言的發展,都依循著同樣的階段。例如,嬰兒會先經過牙牙學語、單音、兩個字的階段,然後逐漸掌握複雜的句子結構。不過,2歲半以前語言的成長,不是以連續方式出現,而是「爆發型」。其中,1歲半至2歲,為「單字」的爆發;2歲以後為「句子」的爆發,例如:許多幼兒在某一段期間似乎沒有任何進步,突然有一天,他們從不會說話,一下子迸出許多新字,或從只會單字,突然說出一串完整的句子。

2歲半或3歲以後的幼兒,由於語言組織進入新形態,不再有爆發現象,而是持續發展至5、6歲。這段期間,他們「有意識而自發地」學習更多生字,以及改善句子的用法。2歲半幼兒的字彙能力,平均只有2、3百字,到了6歲,會一躍而為數千字。

幼兒在0至3歲,他的潛意識會先儲備語言,到了3至6歲,「有意識的自發活動」,慢慢開始從潛意識接收一切。

這也是為什麼,蒙特梭利強調尊重幼兒的自主性,幼兒之所以選擇做某些事,正反映他內在心智的需要。例如:幼兒對書籍的偏好與反應,和他們的認知發展息息相關。一本符合幼兒心智發展的圖畫書,由於貼近孩子的心、貼近孩子真實的生活經驗,特別容易引起幼兒的共鳴。當書能滿足孩子內在的需要,他們對書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像一顆快樂的閱讀種子,撒在孩子心田,悄悄發芽、成長。


秩序感的敏感期
嬰幼兒對「秩序」的敏感期,主要發生在生命最初3年,2歲時達到最高點,3歲開始下降。這段期間,幼兒對事物的秩序有強烈需求,例如:一本書或一枝筆沒有歸位,他們會堅持把該物品放回原處。有些2歲孩子,會因為看到物品亂放而生氣,甚至啼鬧不休。對幼兒來說,「秩序感」是生命本質的一部分,就像水之於魚、土地之於動物。

如果孩子對環境的印象與經驗,是建立在一種有秩序的形態上,那麼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將具備穩固的基礎,藉此基礎培養有條不紊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外在的秩序感,有助於幼兒發展內在秩序。

若您家中的2歲幼兒突然無緣由的很傷心,無論怎麼哄勸或餵食都沒有用,很可能是因為大人不經意改變了環境中某些細微事物原有的秩序,無法滿足幼兒對秩序感的強烈需求。如果大人真的無法避免生活中的雜亂,那麼請體諒幼兒對此表現出的負面反應,請儘量向孩子強調那些沒有被改變的事物。家有稚齡幼兒的父母,不妨在生活中儘量做到:

.大多數的物品,保持在固定位置,例如:家具、玩具、衣服等。
.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與地點,例如:吃飯的時間與地點、家人出門及回家時 間等等。
.例行事項儘量採取相同的步驟,例如:餵食、洗澡、穿衣、以及睡前活動。
.不要常更換保母、家教或學校,因為年幼的孩子需要穩定的照顧者。


感官發展的敏感期
從孩子出生至5歲左右,是「感官發展」的敏感期。這段期間,幼兒會很渴望運用感官(看、聽、嗅、嚐、觸)來探索這個世界。他們對於所有能刺激感官的東西,都很有興趣。因此,如果父母阻止幼兒碰觸四周的東西,或禁止他們到處走動,會使幼兒產生很大的挫折感。

父母與其阻止幼兒碰觸危險與不潔的東西,不如事先把危險的物品移走,或在尖銳的桌角黏上安全護套,為幼兒佈置一個潔淨而安全的環境(大人也需在一旁觀察幼兒),讓孩子運用感官自由探索這個世界。

細微東西的敏感期
1至2歲左右的學步幼兒,常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細微事物」上。例如:成年人容易忽略的小昆蟲,經常被學步幼兒發現,或是當我們和孩子看同一張圖片時,我們認為重要的主景往往不受孩子青睞,學步幼兒注意的是背景中的細微事物。這種對細微事物的重視,代表學步幼兒心理發展的改變。在此之前,最吸引嬰兒目光的,往往是那些色彩鮮豔奪目、體積最大、移動最快、聲音最響的東西。然而,現在他們開始嘗試填補過去不足的經驗。這段敏感期雖然短暫,卻十分重要,因為它能喚起孩子的內在意志,還可以培養其「專注」於細微事物的能力,同時,注意力也會更為持久。


動作統合的敏感期
大人走路通常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地,學步幼兒走路卻是為了成就內心深處一股有創造意義的渴望。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下樓梯,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此一敏感期意味著孩子的身體,是在其意志的控制之下;例如,能夠正確而隨心所欲地使用手指、手掌、腿、腳等等。通常幼兒無意識地完成或重複一個動作,純粹是為了獲得更大而準確的控制力。例如嬰兒不斷地抓握某種物品,也是為了獲得更準確的動作控制力。因為,每一次的抓握動作,都會在嬰兒腦海中留下記憶的痕跡,一旦嬰兒累積了足夠的記憶痕跡時,他就能夠自然而精確地抓握物品了。

動作,是腦、感官、肌肉三者合作所產生的結果。動作可以幫助幼兒心智的發展,而心智又更新下一個動作的表達方式,兩者為一體的兩面,為一種循環的關係。從幼兒身上,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心智的發展是經由動作而來,幼兒使用他的動作來擴展他的理解。動作能帶給幼兒極大的滿足感與自信。


社會行為的敏感期
「社會行為」的敏感期,出現在2歲半到5歲左右。幼兒從過去習慣獨自玩耍,日漸對一些社會行為的基本規則感到興趣,例如:禮貌、進食習慣、溫文儒雅的舉止、以及體諒別人等等。

在這段期間,幼兒開始發現自己的行為會受到他人感受與反應的影響,而團體的決定也會左右自己的行為。此一敏感期使他們與玩伴間的友誼滋長,遊戲具有合作性,頑皮的行為也開始暗藏了目的。

6歲以上孩子的生活,大部份已融合了社會行為之互動性,並開始大量汲取社會行為與文化方面的知識。而2歲半至5歲此一敏感期,正有助於孩子適應6歲以後的發展階段。

沒有父母或老師願意錯過幼兒的敏感期,求好心切的父母甚至可能揠苗助長、弄巧成拙。其實我們最好的作法,是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自由選擇他感興趣的活動,因為他的選擇反映了他內在心智的需要。一旦幼兒出現專注其中、樂此不疲的行為,父母與老師便能清楚知道,自己已成功促進幼兒心智的發展。

(輯錄自《蒙特梭利幼兒單元活動設計課程》,周逸芬著,五南出版。)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早期療育服務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如果某個嬰兒之發展過程,落後正常嬰幼兒的發展常模太多,就可以稱做「發展遲緩」。例如:一歲半的小孩仍無法站立、無法走路,而只會在地上爬,這是粗動作的發展遲緩。周歲的嬰兒仍不會用手去抓取眼前的物件,這是精細動作的發展遲緩。兩歲的小孩仍無法理解「拍拍手」或「拜拜」的指令,也不會說出任何有意義的單字或詞,是語言的發展遲緩。三歲的小孩仍不會自己端著杯子喝水或進食,仍不會協助穿脫衣服,在群體活動中一直落單或僅能做跟班,這是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遲緩。

從出生到六歲是人類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及早診斷和療育,是相當重要的。早期療育服務包括以下各項協助︰

A. 發現: 
早期療育的契機在於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因此,如何及早發現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有賴於產前的預防、新生兒的篩檢與追蹤、嬰幼兒的健康檢查與發展追蹤、家長親職教育的提供 、以及公衛教育的實施 。

B. 通報: 
如何找到可以協助孩子的資源?任何家庭都會希望有一個單位能夠主動提供協助,減少摸索的時間。透過通報「轉介中心」的服務(請參考p.19-21),讓家長有機會及時瞭解相關單位,有更清楚的指引。

C. 轉介: 
許多家庭在發現孩子有發展上的問題時,通常花費了許多的時間在做「逛醫院、逛機構」的舉動,無法了解孩子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何,因此,在早期療育服務中,轉介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D. 評估: 
透過評估工作(請參考p.23),除了可以瞭解孩子的發展現況之外,亦可瞭解未來療育訓練的方向與重點。評估的重點包括神經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智能方面、動作方面、語言溝通方面、學習方面、社會適應性、家庭功能方面的評鑑。 

E. 療育服務: 
1. 醫療復健的提供:包括一般或特殊醫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聽語治療、 行為治療等等醫療服務。 
2. 教育服務的提供:包括認知訓練、動作、溝通表達、社會能力、遊戲、親職 教育等等服務。 
3. 家庭服務提供:包括經濟支持、交通服務、臨時托育服務、家庭功能重建、社會支持網絡建構等等服務。 

F. 追蹤與結案: 
定期追蹤療育服務提供情形及家庭使用資源情形,同時瞭解發展遲緩兒童與其家庭需求的改變,若需求已經改變則需要重新修正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並依據修正計畫持續提供給家庭必要之協助。服務至上小學後,並進行結案後的追蹤工作。

(輯錄自 www.papmh.org.tw/f&q/f&q-all.htm ) 

 
父母 Q & A
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Q1:懷疑孩子的發展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時怎麼辦?
A1:當父母親懷疑孩子的成長發展和人家不一樣時,應該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所有的衛生所都提供諮詢,醫院的小兒科、小兒腦神經科、心智科的醫師也都能協助檢測孩子的發展狀況。

Q2:當醫師診斷孩子為發展遲緩兒童時,應怎麼辦?
A2:當醫師診斷孩子為發展遲緩或是疑似發展遲緩時,父母不要過於驚慌,你很可能會想知,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發展遲緩,但要找出原因是很困難的,對孩子來說,進一步尋找促進發展的方法,比知道原因來得更重要。父母不妨和醫師討論,瞭解目前孩子發展的狀況,以及優先療育的目標是什麼,當醫療人員提供療育建議之後,您可以開始找療育服務的資源,有時醫生會告訴您醫院就可以提供部分您所需要的協助,那麼您應把握時機,儘早讓孩子接受療育,如果醫院無法提供,醫生或者會幫您轉介資源,但若醫生無法為您轉介時,您可以詢問社工員,儘早為您的寶貝尋找療育服務。 

Q3:知道孩子發展異常時,如何克服沮喪、焦急心情?
A3:對任何一位家長來說,當孩子有發展上的遲緩現象時,多數的人都會經歷:否認→沮喪→接納→積極面對的歷程,只是每個人的時間長短不一。首先,您不妨接納自己會有這樣的心情是正常的,再來,您必須告訴自己,如果沮喪否認的時程愈短,對孩子問題的解決和自己都會更為有效。接著,您不妨嘗試以下幾件事:
1. 尋求家人的支持,把您看到孩子的狀況冷靜的告訴您的另一半,並且表達您需要他的支持與協助。 
2. 找更多的資料,瞭解發展遲緩的實際狀況,增加對發展的認知。 
3. 當您認真想辦法解決問題時,您的否認與沮喪情緒,很快就會拋到九霄雲外了。 

Q4:我要如何和家人分享孩子的問題呢?
A4:對於許多父母,特別是母親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樣面對和其他家人分享孩子的問題。
1. 您可能會發現好像只有自己看到孩子的問題,當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您可以對另一半或其他家人發出問題,問問他們的看法,提出您的懷疑及您的想法 ,請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解決。 
2. 如果您一直無法取得大家的共識,您一定十分沮喪,但是請您要瞭解,這是很常會出現的情況,不是您的問題,而是家人還看不到問題,這時,您可以邀請家人陪同一起帶孩子去看醫生,徵詢醫生的意見與看法,您也可以製造一些機會,讓您的家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同齡孩子的差異。 
3. 最重要的是,讓家人也瞭解發展遲緩兒童是怎麼一回事,在分享問題的過程中,不要去批評或責怪對方,而是去思考,如何一起幫助孩子。 


Q5:發展遲緩孩子的未來會如何?
A5:在發展階段中,我們不會一下子就去界定孩子是不是有身心障礙,主要就是因為在發展階段中,孩子的狀況是可以經由療育的努力而有所改變的。但是,我們也要很清楚的瞭解,不是所有的孩子經過療育就一定會在六歲之後變成正常。要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表現出遲緩的部分,可能只是語言溝通、人際社會、動作……等某一方面,也可能是全面的,不管經驗或是文獻告訴我們的是「早期的」療育對孩子的發展絕對有幫助,有一部份孩子在接受療育之後,可以完全趨於正常;有一部份孩子在接受療育之後,可以減輕未來障礙的程度。所以對所有發展遲緩的孩子,每一位家長應有的信念是坦然面對孩子的真實情況,盡一切能力提供適當孩子發展的環境,鼓勵孩子克服自己的障礙,學會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Q6:誰最能幫助孩子?
A6:家長自己最能幫助自己的孩子,家長也是與孩子相處最久的人。請記住,無論孩子的發展遲緩程度有多嚴重,你的孩子仍然有權利生活得像其他人一樣有尊嚴。他是一個有感情、有個性、有反應、有喜怒哀樂的人。他需要學習、需要成長,但絕不是忽視、憐憫或寵愛。父母應儘量提供孩子一個充滿關懷與支持氣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在身心發展與人格上都能健全成長。對於孩子,應以平常心管教他,不要給他特權,才能讓他培養良好的行為規範與生活習慣。如果您認為孩子在接受教育或其他相關服務時受到歧視及不公平的待遇,您應該透過適當管道(例如家長團體、縣市地方政府)反映你的意見,以便有效地為孩子爭取權益。

Q7:如何和專業人員溝通?
A7:許多的家長很想協助孩子的發展,但在面對其他專業人員時經常啞口無言,或是自覺幾乎沒有參與說話的空間,這樣的態度並無法幫助我們解決孩子的發展問題,您應該:
1. 分享資料:你的意見很珍貴,不下於專業人員,你最明白孩子的情況,儘量把孩子各種情形與您的疑問說出來,幫助他們瞭解您的孩子,以便作正確的診斷。
2. 不明白要問:如果醫生或專家的話,您聽不懂時,一定要立刻問清楚,不要怕,並且請他們做進一步解釋,一直到您完全明白為止。如果必要,可以向他們要書面的診斷資料或參考資料,做為記錄。 
3. 尊重專業的意見:專家正確的診斷以及醫療、教育計畫,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發展,專家所給的具體建議及治療計畫要儘量配合,如果您還是不明白或不放心,不妨問個明白或請教專業團隊的意見。 

Q8:是不是接受一連串密集的訓練,就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A8:不妨依據評估的結果與建議,來安排各項訓練,但也不要忽略日常生活中自然練習的機會。

Q9:父母應有的態度? 
A9:父母親正確的教養態度對孩子幫助是很大的,包括以下幾項:
1. 發展遲緩兒童和一般的兒童一樣需要透過各種不同的經驗來學習,因此父母親應提供豐富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從經驗中探索學習。 
2. 不可寵溺孩子、不可以給特權,發展遲緩孩子的父母親有時會過於憐惜孩子,而給予特別待遇,或特別協助孩子,這樣的結果不但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甚至會養成孩子不負責任的態度,或影響手足之間的互動與相處。因此, 父母親應以培養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為目標,讓孩子循序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3. 父母親應提供良好的示範,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將各項生活自理技能逐 步教給孩子,在教導過程中除了父母親要以身作則之外,應多用鼓勵的方式 ,少用懲罰才能養成好的學習動機,建立好習慣。 
4.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將希望孩子學會的技能,分成一個個步驟,逐步教給子。父母親不要擔心孩子的能力不足或害怕造成混亂局面,應給予孩子親力而為的機會。

Q10:如何尋求家族成員的支持?
A10:在照顧發展遲緩兒童時,父母親應該善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建立自己的支援系統。除了專業人員之外,家人的精神上的支持和管教上的協助是非常重要的。要尋求家族成員的支持,首先要讓所有的家人對孩子的情況有基本的認識與瞭解,包括孩子的特質、能力和限制,進而使家人接納。除了接納之外,還要再進一步建立對待發展遲緩兒童的態度,只有家人一致的態度,才能協助孩子成長。

Q11;如何準備孩子的學習環境?
A11:對於發展遲緩孩子而言,父母親在建立孩子學習及生活環境上,應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及關懷。父母親明確的行為標準,以孩子需求為考量的態度,鼓勵多於懲罰,溫柔的言辭、尊重、重視等均有助於提供給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明確的指示、易於孩子瞭解的用詞、適當的等待、發掘孩子的優點……等,都是一個良好學習環境的核心。切忌物質過度的滿足及溺愛,避免凡事有求必應,因為父母的縱容,反而無法讓孩子感覺到真正的接納,所以父母應更仔細觀察孩子真實的需要。此外,在物理環境上,要提供能讓孩子毫無負擔的活動空間,昂貴的玩具、美麗的裝潢,不一定能提供好的生活品質,反而有時會是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限制。環境設備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可以任意操作,不怕損壞,可以安全的自由探索,讓孩子在豐富的探索中養成好的生活及
學習習慣,並建立基本的能力。

Q12:當孩子回來,告訴家長在校被欺侮時,怎麼辦?
A12:由於發展上的限制,孩子常常會遭遇同儕排擠,如果遇到這樣的情形,您可以:
1. 主動找老師詢問當時狀況,並請老師擔任中間人,製造成功的同儕互動機會,改善原來的關係。 
2. 避免孩子愈來愈退縮,父母親可以用說故事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說明同儕的行為和孩子本身的好壞沒有關係,鼓勵您的寶寶找到自己的優點,表現自己的優點來建立與友伴的關係。 

Q13:若遇到托兒所或幼稚園中其他家長的排斥時,該怎麼辦?
A13:首先,父母親要先給自己信心,每一位孩子都有選擇學習環境的權利,您也一樣。另外,如果其他家長排斥,這主要是因為對發展遲緩孩子的不瞭解,所以您可以透過老師或所(園)方,向其他家長說明孩子的狀況,也可以主動向其他家長表示友善,並表現出自己也在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同時也表現期待並感謝他們的諒解和接納。此外,孩子外表的行為舉止也會影響其他家長的印象,因此對孩子的儀容,一定要協助儘可能的維持整潔,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Q14:如何把治療的項目轉換成居家生活中可進行的活動?
A14:醫院能提供或是治療人員可以提供的治療時間,事實上是相當有限的。所以,回到家中,將治療的項目變化成透過居家生活中可進行的活動是十分重要的。要如何進行轉化呢?首先可以在陪伴治療的過程中即提出詢問,治療人員可以教父母親,有哪些項目可以在家中延伸治療。再者,父母親也可以請教學前特教老師,有哪些日常的活動,可以同時訓練協助治療目標的達成。

Q15:醫療復健會不會需要花很多錢?
A15:在台北市,三歲以下的孩子在醫療院所進行復健治療是可利用免費醫療服務得到協助的。不在台北市的孩子只要在醫療院所經過診斷評估並提供的醫療復健是可以得到全民健保給付的。只有醫療健保不給付的部分才會需要自付費用。目前在福利機構提供的復健服務通常是要自付費用,只有少數與醫療院所合作,同時得到健保局同意的單位,才可以利用健保給付醫療復健服務的費用。大部分目前在醫院診所提供的復健均是健保付費的,因此可以稍稍減輕家庭的負擔。

(輯錄自 www.disable.yam.com/resource/life/late/lateo3a.htm)

 

 

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

《基隆市》
◎受託單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聯絡電話:(02)24662355
◎聯絡地址:基隆市信義區東信路282之45號
◎電子郵件信箱:Eden064Q@mail.eden.org.tw

 

 

 

 

 

 

 

 

 

 

 

 

 

 

 

 

 

 

 

 

 

 

 

 

 

 

 

 

 

 

 

 

 

 

 

 

 

 

 

 

 

 

 

 

 

 

 

 

 

 

 

 

《台北市》
◎受託單位:台北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通報轉介組
◎聯絡電話:(02)27568792;(02)27568852
◎聯絡地址:105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5段163-1號7樓
◎電子郵件信箱:Tpscfddc@ms1.gsn.gov.tw


《台北市》
◎受託單位: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中正、文山、大安)
◎聯絡電話:(02)27017271;(02)27017418
◎聯絡地址: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1段285號3樓
◎電子郵件信箱:papmh@papmh.org.tw

 

《台北市》
◎受託單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八德服務中心(婦幼家園)(內湖、士林、北投)
◎聯絡電話:(02)87925072#11~16
◎聯絡地址:114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6段180巷42弄6號1樓
◎電子郵件信箱:labay@mail.pagic.net

 

《台北市》
◎受託單位: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台北家扶中心(萬華、中山、大同)
◎聯絡電話:(02)23516948;(02)23966832
◎聯絡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1段160巷17號1號
◎電子郵件信箱:ccftfh96@ms9.hinet.net

 

《台北市》
◎受託單位: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南港、松山、信義)
◎聯絡電話:(02)27555690
◎聯絡地址: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321號2樓
◎電子郵件信箱:taomrp@ms29.hinet.net

 

《台北縣》
◎受託單位:台北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
◎聯絡電話:(02)29688068
◎聯絡地址:220台北縣板橋市中正路10號2樓

 

《台北縣》
◎受託單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北縣三峽服務中心
◎聯絡電話:(02)26741778
◎聯絡地址:237北縣三峽鎮國光街12巷10號1樓

 

《台北縣》
◎受託單位:八里愛心教養院
◎聯絡電話:(02)26737834#102
◎聯絡地址:台北縣三峽鎮文化路155號
◎電子郵件信箱:aiahsing@ms47.hinet.net

 

《台北縣》
◎受託單位: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愛智發展中心
◎聯絡電話:(02)29688525
◎聯絡地址:220台北縣板橋市中正路10號1樓
◎電子郵件信箱:Aichi01@ms43.hinet.net

 

《桃園縣》
◎受託單位:桃園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暨轉介中心
◎聯絡電話:(03)3382943
◎聯絡地址:320桃園市縣府路1號

 

《桃園縣》
◎受託單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桃園縣分事務所
◎聯絡電話:(03)4947341#17-18
◎聯絡地址:320桃園縣中壢市環西路83號
◎電子郵件信箱:ed122@mail.eden.org.tw

 

《新竹市》
◎受託單位:新竹市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中心
◎聯絡電話:(035)216121#375;395
◎聯絡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電子郵件信箱:02142@ems.hccg.gov.tw

 

《新竹市》
◎受託單位:新竹市仁愛啟智中心
◎聯絡電話:(035)711833#15
◎聯絡地址:新竹市水源街81號
◎電子郵件信箱:stjoseph@tpts5.seed.net.tw

 

《新竹市》
◎受託單位:伊甸基金會新竹服務中心
◎聯絡電話:(035)341078
◎聯絡地址:新竹市光華二街72巷25弄7號
◎電子郵件信箱:j23e17h1@ms23.hinet.net

 

《苗栗縣》
◎受託單位:苗栗縣私立幼安教養院
◎聯絡電話:(037)356441;(037)269031
◎聯絡地址:苗栗縣嘉盛里五谷路40-6號

 

《台中縣》
◎受託單位:台中縣私立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
◎聯絡電話:(042)6239593
◎聯絡地址:433台中縣沙鹿鎮星河路615號
◎電子郵件信箱:eicddc@ficnet.net

 

《台中縣市》
◎受託單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
◎聯絡電話:(042)2330021
◎聯絡地址:台中市北區進化路575號12樓之2
◎電子郵件信箱:Nancy1680@gch.net.tw

 

《彰化縣》
◎受託單位:彰化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轉介中心
◎聯絡電話:508彰化縣和美鎮彰美路5段160號
◎聯絡地址:(04)7263650

 

《彰化縣》
◎受託單位:彰化家庭扶助中心附設早期療育學園
◎聯絡電話:508彰化縣和美鎮彰美路5段160號
◎聯絡地址:(04)7569336
◎電子郵件信箱:ccf21@ms22.hinet.net


《南投縣》
◎受託單位: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聯絡電話:(049)2201278
◎聯絡地址:540南投縣南投市復興路1號
◎電子郵件信箱:caeip@eranet.net


《嘉義縣》
◎受託單位:嘉義基督教醫院
◎聯絡電話:(05)2765041#2057
◎聯絡地址:600嘉義市忠孝路307號
◎電子郵件信箱:ddei@cych.org.tw


《台南縣》
◎受託單位:德蘭啟智中心
◎聯絡電話:(06)5742219
◎聯絡地址:台南縣玉井鄉中華路200號  


《台南市》
◎受託單位: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
◎聯絡電話;(06)2365445
◎聯絡地址:708台南市永華路2段6號
◎電子郵件信箱:tnteresa@mail.stra.tn.edu.tw  


《高雄市》
◎受託單位:高雄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及轉介中心
◎聯絡電話:(07)3850535
◎聯絡地址:807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75號
◎電子郵件信箱:cwsc@ms1.kcg.gov.tw  


《高雄縣》
◎受託單位: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殘障關懷中心
◎聯絡電話:(07)6226730
◎聯絡地址:820高雄縣岡山鎮公園東路131號
◎電子郵件信箱:coaching@ms24.hinet.net


《高雄縣》
◎受託單位:高雄縣鳳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
◎聯絡電話:(07)7422971
◎聯絡地址:830高雄縣鳳山市體育路65號
◎電子郵件信箱:Melody026@hotmail.com


《高雄縣》
◎受託單位:高雄旗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
◎聯絡電話:(07)6618106
◎聯絡地址:842高雄縣旗山鎮中學路42號
◎電子郵件信箱:Eden.chishan@msa.hinet.net


《宜蘭縣》
◎受託單位:聖嘉民啟智中心
◎聯絡電話:(039)358438
◎聯絡地址:宜蘭市和平路451號
◎電子郵件信箱:S172532@ms33.hinet.net


《花蓮縣》
◎受託單位:花蓮縣智障福利協進會
◎聯絡電話:(039)358438
◎聯絡地址:花蓮縣府前路17號

 


各地評估中心

《台北市》
◎受託單位: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
◎聯絡電話:(02)23916470#369、384
◎聯絡地址:100台北市福州街12號
◎電子郵件信箱:childpsy@gsn.gov.tw


《桃園縣》
◎受託單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聯絡電話:(03)3281200#2667
◎聯絡地址:333桃園縣龜山鄉公西村復興街5號

《新竹市》
◎受託單位:衛生署新竹醫院
◎聯絡電話:(035)326115
◎聯絡地址:新竹市北區經國路一段442巷25號
◎電子郵件信箱:fung@hch.gov.tw

《台中縣》
◎受託單位:台中榮民總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
◎聯絡電話(042)3592525#5936
◎聯絡地址:407台中市西屯區中港路三段160號
◎電子郵件信箱:ylhsu@vghtc.gov.tw

《彰化縣》
◎受託單位: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發展中心
◎聯絡電話:(04)7265131
◎聯絡地址:500彰化市南校街135號
◎電子郵件信箱:D4601@cch.org.tw

《嘉義縣》
◎受託單位:嘉義基督教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
◎聯絡電話:(05)2765041#2057
◎聯絡地址:600嘉義市忠孝路307號
◎電子郵件信箱:dvdl@cych.org.tw

《台南市》
◎受託單位: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台南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
◎聯絡電話;(06)2353535#3565、4188
◎聯絡地址:台南市勝利路138號
◎電子郵件信箱:pcyj@mail.ncku.edu.tw

《高雄市》
◎受託單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
◎聯絡電話:(07)3154663
◎聯絡地址:80708高雄市十全一路100號
◎電子郵件信箱:yjjong@mail.ht.net.tw

《花蓮縣》
◎受託單位:慈濟兒童發展復健中心
◎聯絡電話:(038)561825#2311
◎聯絡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電子郵件信箱:stone@tzuchi.com.tw

《宜蘭縣》
◎受託單位:羅東聖母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評估中心
◎聯絡電話:(039)558385
◎聯絡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南路160號
◎電子郵件信箱:Gfj55826@ms4.hinet.net

相關書籍

《一間蒙特梭利教室》
作者 / Aline D. Wolf 出版 / 及幼
本書詳細介紹一個2歲半的孩子進入2.5~6歲混齡教室後,在3年中將從事的工作和活動。希望幫助父母透過對各項教具的瞭解,能更明瞭蒙特梭利教育的長期目標,以及這些教具設計背後的理念與哲學。

 

 

 

 

 

 

 

 

 

 

 

 

 

 

 

 

 

 

 

 

 

 

 

 

 

 

 

 

 

 

 

 

 

 

 

 

 

 

 

 

 

 

 

 

 

 

 

 

 

 

 

 

 

 

 

 

 

 

 

 


《心智障礙者成果管理》
作者 / A. Dykstra 譯者 / 陳瑞苓 出版 / 心理
本書探討照顧心智障礙者的機構,該如何提供適當照護與協助。


《幼教綠皮書》
作者 / Sue Bredekamp、Carol Copple
譯者 / 洪毓瑛 出版 / 和英
究竟什麼是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幼教經典。以簡明易懂之實例對照表,詮釋專業幼教理念。

《如何幫助智能障礙的孩子》
作者 / Charles Hannam 譯者 / 何文 出版 / 遠流
本書作者的長子大衛是個智障兒,歷經孩子的出生與成長,身為父親的他發願寫書幫助其他面臨類似情況的父母。


《如何教養難帶的孩子》
作者 / 瓊•道格拉斯 譯者 / 蔡美娟 出版 / 遠流
本書試著從「探索根源」、「訓練與治療」兩方面探討孩子的教養問題。


《如何幫助學習困難的孩子》
作者 / 鄭信雄 出版 / 遠流
鄭信雄醫師在小學裡進行了7年的感覺統合診治工作,他在本書提供協助孩童發展的方法,一般小孩若也能接受較多刺激,同樣可促進各系統的發展。


《如何幫助情緒困擾的孩子》
作者 / 鄭信雄 出版 / 遠流
本書有6個具代表性的個案,詳細呈現治療的過程與結果,並附上評論與註解,使家長和老師能深入瞭解整個治療情況。


《如何幫助情緒障礙的孩子》
作者 / Virginia M. Axli 譯者 / 詹益宏等人 出版 / 遠流
一個名叫迪布斯的小男孩,經由心理治療而尋回自我的故事。透過他在遊戲室內、在家中、在學校的經歷,他的人格逐漸開展,也漸漸影響身邊的人。


《全人:從出生到成人的全方位教學法》 
作者 / Poula Polk Lillard 譯者 / 魏寶貝 出版 / 及幼
蒙特梭利教育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它瞭解兒童教育從一開始便應被整體看待。每一個年齡層的目標和方法必須相配合,以便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這種在教室內兼顧自由與責任的教學法,能啟發孩子的智能及社交發展能力。本書以小學階段的介紹為主,這是蒙特梭利理論與實務的第一部相關著作。 


《再做一次小小孩》
作者 / Aline D. Wolf 譯者 / 韓文瑞 出版 / 及幼
父母不要高高在上俯視孩子,應該蹲下來和孩子的視線齊高。年輕的父母可以藉此書瞭解蒙特梭利幼教思想,以及更瞭解孩子。


《你和你的孩子》
作者 / Terry Malloy 譯者 / 蕭麗君 出版 / 及幼
作者透過孩子的眼睛,呈現出一個迥異於大人的世界,幫助父母瞭解什麼是孩子真正的樣子?孩子需要什麼?如何幫助孩子?以及什麼是蒙特梭利教育?幾米插畫讓父母輕鬆進入蒙特梭利與孩子的世界。


《我在幼稚園的日子》
作者 / Aline D. Wolf 譯者 / 陳明珠 出版 / 及幼
本書取材自全球4到12歲孩子的美勞作品。作者編寫成一篇篇完整的學校生活故事,展現出蒙特梭利教室獨有的特色─秩序、和平、美。


《兒童心智》
作者 / 瑪格麗特•唐納生 譯者 / 漢菊德、陳正乾
出版 / 遠流
如果我們能瞭解兒童心智,發展順應兒童本性的教育之道,就比較不會使兒童感到挫敗、缺乏學習意願,並能照顧其未來的心智成長。


《兒童眼中的世界》
作者 / 宋秀芬、莊慧秋等人 出版 / 桂冠
對大多數父母而言,在成人世界之外,實在很難想像孩子眼中的世界有著何種景致。但是如果所有父母都能試著以孩子的角度認識世界,除了可促進親子間的溝通,更能幫助孩子在智力與創造力方面的成長。


《兩歲小霸王》
作者 / John K. Rosemond 譯者 / 丁雍嫻 出版 / 及幼
1歲半到3歲是孩子與身邊人事物關係最緊張的時期之一(另一個緊張時期是青少年期),但這種緊張關係是可以改善的,祕訣在於瞭解。


《面對孩子就是挑戰》
作者 / Dr. R. Dreikurs 譯者 / 張惠卿 出版 / 遠流
本書最重要的觀念是,培養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意識。此外,還提醒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自主權,以鼓勵和讚美讓孩子能自動自發解決問題。


《突破孩童學習障礙》
作者 / 鄭信雄 出版 / 遠流
本書分3大篇:學習障礙治療原則、幫助受困擾孩童、自閉症與成人失常。學習障礙治療,分類解析各機能不足症狀,提出感覺統合治療4項原則,幫助孩子統整腦幹部基本感覺。


《特殊教育學名詞辭典》
作者 / 林寶貴等人編著 出版 / 五南
特殊教育為綜合性科學,常會使用不同領域的專有名詞和行話。本辭典蒐集各類特教及相關專業領域名詞。


《細論蒙特梭利教育》
作者 / Elizabeth Hainstock 譯者 / 徐瑞仙 出版 / 及幼
本書簡要介紹蒙特梭利博士的生平,以及這項教學法的成長、演化、發展,為蒙特梭利新人提供一個入門的導引,亦可供熟悉蒙特梭利的人士溫故知新之用。


《啟發兒童發展的遊戲》
作者 / 徐澄清、李心瑩 出版 / 健康世界
遊戲,就是兒童的工作。本書介紹各項遊戲活動。

《跌倒的孩子走得更穩》
作者 / 李曼 譯者 / 丁雍嫻 出版 / 及幼
本書討論務實管教的原則和策略,包括:如何不用「威權」也能有「威嚴」、孩子如何學習、獎賞和處罰為何失靈。此外父母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務實管教孩子,包括打架、健忘、頂嘴、愛看電視等狀況。


《智能不足者個別教育計畫》
作者 / 瑞復益智中心編著 出版 / 心理
每個智能不足者的能力和需要都不同,因此需施以個別教育計劃。本書呈現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內容、進度與過程。


《蒙特梭利幼兒單元活動設計課程》
作者 / 周逸芬 出版 / 五南
本書提出如何將蒙特梭利教育,融入國內一般幼稚園既有課程的具體作法。內容包括︰設計蒙特梭利單元活動的實務與理論基礎以及基本練習與實例說明。


《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
作者 / 瑪麗亞•蒙特梭利 譯者 / 賴媛、陳恆瑞
出版 / 遠流
本書簡介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方法,包括教具的種類、使用方法,及其所含的教育意義、相互的關聯性,來說明「預備環境」對兒童啟發的重要性,以及對兒童自我成長的特定作用。


《蒙特梭利遊戲與學習》
作者 / Lesley Britton 譯者 / 姚明燕 出版 / 及幼
蒙特梭利教育在教室內成功運用的範例,例如:如何觀察、尊重孩子在環境中的反應,與人的互動;如何布置家中環境,促進孩子的獨立性;如何運用家中附近的資源進行活動,讓孩子能快樂學習;透過與孩子共同設計的活動來教導、加強其整體價值觀。


《蒙特梭利教學的新視野》
作者 / Poula Polk Lillard 譯者 / 陳怡全 出版 / 及幼
長期以來,蒙特梭利教學法受到了許多誤解與誤用,本書對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原理及運用技巧,做了簡要而完整的介紹,同時更對蒙氏教育在當前教育界的價值及未來發展,提出見解。


《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
作者 / 梁培勇 出版 / 心理
作者融合西方心理學理論,再根據自己的本土遊戲治療實務與督導經驗,提出一套進行遊戲治療的思考模式與參考架構。


《認識蒙特梭利教育》
作者 / 邱琡雅等人 出版 / 蒙特梭利
多年來,蒙特梭利教育在台灣蓬勃發展,豐富了幼教人的視野,改變了父母的教養觀。本書集結多位台灣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的實證心得。


《蕭瑟的童顏:揠苗助長的危機》
作者 / 大衛•艾肯 譯者 / 洪毓瑛、陳姣伶 出版 / 和英
如果您不贊成「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觀點,但又怕孩子真的輸在起跑點上,本書會是一帖相當有效的鎮定劑。「兒童身心和智力的發展,皆有固定的順序和節奏,無法被強迫加速。」此論點乍看有違當代「平權」主張,但其實是瞭解兒童的特殊需要,在此呼籲全天下的「新好父母」,讓屬於孩子的回歸孩子!


《學習障礙兒童》
作者 / 楊坤堂等人 出版 / 五南
本書結合作者在學習障礙方面的專業訓練、臨床診療、研究與教學心得和經驗。


《嬰幼兒遊戲&教具》
作者 / 張翠娥、吳文鶯 出版 / 心理
本書針對0至6歲嬰幼兒的不同發展能力與需求,說明如何以現有玩具與隨手可得器材,藉著遊戲促進孩子發展、增進親子感情。


《嬰幼兒特殊教育》
作者 / 柯平順 出版 / 心理
本書兼顧理論與實務,適合初次接觸嬰幼兒特殊教育者。


《瞭解你殘障的孩子》
作者 / 斐拉麗•辛納森 譯者 / 柯平順、陳寅章
出版 / 三民
在心理或生理障礙中成長,會有什麼感受?沒錯,殘障兒童和一般小孩同樣會有有趣的情感生活與個性。本書是第一本探討殘障兒童人格的暢銷書,作者是兒童發展研究領域專家,她以獨特見解和專業知識成書,深獲殘障兒童家庭廣大的迴響。


《叢林之子》
作者 / Jean Marc Gaspard Itard 譯者 / 陳貝希 出版 / 及幼
本書為19世紀初,法國醫生伊塔對阿貝倫森林野男孩的實驗報告。1908年,蒙特梭利博士費盡心血輾轉找到此書,奠定未來發展其教育理念的基礎。

社會福利機構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於1994年起開始陸續在全台十三各縣市推動發展遲緩兒童家庭服務,期望透過早期發現遲緩兒,銜接各項早療資源,提供相關支持性服務,建構與遲緩兒家庭之間的信賴聯盟,以保障兒童發展權利。

 

 

 

 

 

 

 

 

 

 

 

 

 

 

 

 

 

 

 

 

 

 

 

 

 

 

 

 

 

 

 

 

 

 

 

 

 

 

 

 

 

 

 

 

 

 

 

 

 

 

 

 

 

 

 

 

 

 

 

 

 

 

 

 

 

 

 

 

 

 


服務對象:
(一)零歲至入小學前之(含疑似)發展遲緩幼兒及其家庭。
(二)零歲至入小學前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幼兒及其家庭。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AM0830~PM17:30

■總會聯絡方式如下:
TEL:02-22307715 FAX:02-22306422 
(106)台北市文山區萬美街一段55號3樓 
網址:www.eden.org.tw

■台北市婦幼家園
聯絡 : 11490台北市民權東路6段180巷42弄6號
TEL:02-8792-5072 FAX:02-8792-4583

■桃園縣服務中心
聯絡 : 32049桃園縣中壢市環西路83號
TEL:03-494-7341 FAX:03-494-7312

■新竹市服務中心
聯絡 : 30052新竹市光華二街72巷25弄7號
TEL: 03-5341078 FAX:03-5324978

■苗栗縣服務中心
聯絡 : 36053苗栗縣嘉新里經國路四段851號2樓
TEL:(037) 261473或 261493 FAX:(037)261482

■台中縣服務中心
聯絡 : 41251台中縣大里市內新街45號
TEL:(04)2483-8875 FAX:(04)2483-7860 

■台中市服務中心
聯絡 : 40450台中市北區民權路498號2樓
TEL:04) 22083688 FAX:(04)22083677

■嘉義服務中心
聯絡 : 60061嘉義市錦州2街36號
TEL: (05)2834275 FAX:(0528342976

■高雄縣鳳山早療中心
聯絡 : 83058高雄縣鳳山市體育路65號
TEL:(07)7422971 FAX:(07)7413016

■高雄縣旗山早療中心
聯絡 : 高雄縣旗山鎮文中路7號(舊鼓山國小內)
TEL:(07) 6618106 FAX:(07)6618107

■屏東縣東港早療中心
聯絡 : 92842屏東縣東港鎮中正路一段10-1號
TEL:08-831-0085 FAX:08-831-0086

■高雄縣溫馨兒服務中心
聯絡 : 83068瑞興路90號
TEL: (07)799-8020~24 FAX:(07)799-8021

■甲仙工作站
聯絡 : 高雄縣甲仙鄉大田村新興路49-1號2樓
TEL: (07) 675-1785 FAX: (07)675-1786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一群智障者的家長們在各地成立了三十八個家長團體(如下所示),
為不能自我表達的智障孩子向當地政府爭取福利。並於1992年初聯合
組成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期望一方面能協助心智障礙者及其
家人,另一方面希望呼籲政府早日建立一套完整的心智障礙者生涯照顧政策,使他們發揮潛
能,過著與一般人一樣有意義、有尊嚴的生活。

■總會聯絡方式如下:
Tel:02-27017271 FAX:(02)2754-7250
(106)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1段285號3樓
E-mail : papmh@papmh.org.tw
網址:http://www.papmh.org.tw

■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2-24260039 FAX:02-24294198 
(200)基隆市孝三路99巷7號1樓 
E-Mail:c4249459@ms25.hinet.net

■中華民國唐氏症關愛者協會 
TEL:02-89233375 FAX:02-29262957 
(234)台北縣永和市中山路一段341號B1 
E-mail:down3578@ms32.hinet.net 

■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2-27555690 FAX:02-27550654 
(106)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321號2樓 
E-mail:taomrp@ms29.hinet.net

■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 
TEL:02-25953937 FAX:02-25947374 
(103)台北市承德路三段63號2樓 
E-mail:tpaa@ms94.url.com.tw

■台北市身心障礙者關愛協會 
TEL:02-23460801 FAX:02-23462515 
(110)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492巷6號2樓 
E-mail:tp972551@ms45.hinet.net 

■台北縣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2-22553771 FAX:02-22553764 
(220)台北縣板橋市大同街21巷15號1樓 
E-mail:menta188@ms67.hinet.net 

■台北縣自閉症服務協進會 
TEL:02-89855768 FAX:02-89855764 
(241)台北縣三重市溪尾街109號3樓 
E-mail:autism24151@seed.net.tw 

■桃園縣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3-3699135 FAX:03-3705844 
(330)桃園市延壽街143巷12號1樓 
E-mail:pap.mhty@msa.hinet.net

■桃園縣自閉症協進會 
TEL:03-3754263 FAX:03-3754264 
(330)桃園市三和街66號 
E-mail:star.kids@msa.hinet.net 

■新竹市智障福利協進會 
TEL:03-5626684 FAX:03-5626687
(300)新竹市南大路672巷3弄22號 
E-mail:e200261@ms25.hinet.net

■新竹市自閉症協進會 
TEL:03-5735782 FAX:03-5728905 
(300)新竹市東明街233巷15號1樓
E-mail:autismhs@yahoo.com.tw 

■新竹市腦性痲痹協會 
TEL:03-5310211 FAX:03-5351469 
(300)新竹市林森路210巷8號5樓 
E-mail:cp5310211@yam.com.tw

■新竹縣智障福利協進會 
TEL:03-5804200 FAX:03-5803981 
(314)新竹縣北埔鄉中興街44巷13號 
E-mail:lendy0969@yahoo.com.tw 

■苗栗縣智障福利協進會 
TEL:03-7368611 FAX:03-7361662 
(360)苗栗市勝利里36鄰金龍街188號 
E-mail:maly.sos@msa.hinet.net 

■台中縣啟智協會 
TEL:042-5242603 FAX:042-5286747 
(420)台中縣豐原市成功路659號8樓 
E-mail:lovhrt.t659@msa.hinet.net

■台中市啟智協進會 
TEL:042-4721845 FAX:042-4722093 
(408)台中市南屯區東興路一段450號 
E-mail:b200790@yahoo.com.tw 

■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 
TEL:042-4723219 FAX:042-4723214 
(408)台中市南屯區東興路一段450號 
E-mail:taea@ms33.hinet.net

■台中市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42-3152578 FAX:042-7061367 
(407)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三段107-15號 
E-mail: j23152578@yahoo.com.tw 

■彰化縣啟智協進會 
TEL:04-7760006 FAX:04-7740587 
(505)彰化縣鹿港鎮彰鹿路五段2巷53號 
E-mail:janghuapapmh@sina.com.tw 

■南投縣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49-2760612 FAX:049-2761914
(552)南投縣集集鄉吳厝里育才街135號 
E-mail:ms434@seed.net.tw 

■雲林縣啟智協會 
TEL:05-5571311 FAX:05-5572722
(640)雲林縣斗六市梅林里埤頭路60號 
E-mail:yaomrp@ms33.hinet.net 

■嘉義市智障福利協進會  
TEL:05-2779139 FAX:05-2779140 
(600)嘉義市林森東路707巷76號 
E-mail:qbrjcsw@yahoo.com.tw 

■嘉義縣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5-2062165 FAX:05-2062140
(621)嘉義縣民雄鄉東榮村42-2號 
E-mail:pa.pwid@msa.hinet.net

■台南市自閉症協進會 
TEL:06-2288719 FAX:06-2287907 
(700)台南市永福路二段81巷1號2樓 
E-mail:autism.so@msa.hinet.net 

■台南市智障者福利家長協進會 
TEL:06-3562060 FAX:06-3562064 
(709)台南市安南區安昌街222巷60號 
E-mail:home89@ms25.hinet.net 

■台南縣心智障礙者關顧協進會 
TEL:06-2335037 FAX:06-2333315
(711)台南縣永康市富強路二段301號 
E-mail:tamr.sw@msa.hinet.net 

■高雄市啟智協進會 
TEL:07-3986718 FAX:07-3986864 
(807)高雄市三民區大昌二路474號 
E-mail:xz064109@ispeed.com.tw

■高雄市調色板協會 
TEL:07-2518208 FAX:07-2517940 
(802)高雄市苓雅區海邊路96號3樓之4 
E-mail: bleak@mail.educities.edu.tw 

■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 
TEL:07-2367763 FAX:07-2363775 
(800)高雄市中正三路28號9樓 
E-mail:aut123@ms18.hinet.net 

■高雄縣心智障礙服務協進會 
TEL:07-7637062 FAX:07-7637139 
(830)高雄縣鳳山市國富路42號 
E-mail:ks.heart@msa.hinet.net 

■屏東縣啟智協進會 
TEL:08-7383015 FAX:08-7382456 
(900)屏東市建豐路180巷35號 
E-MAIL:pa.mr@msa.hinet.net 

■屏東縣自閉症協進會 
TEL:08-7351024 FAX:08-7231025
(900)屏東市建豐路180巷35號 
E-mail:myself@msa.hinet.net 

■澎湖縣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6-9263739 FAX:06-9264417 
(880)澎湖縣馬公市忠孝路1號1樓 
E-mail:ram.r39@msa.hinet.net 

■宜蘭縣智障者權益促進會 
TEL:03-9545471 FAX:03-9549175 
(265)宜蘭縣羅東鎮天祥路52號1樓 
E-Mail:a9545471@E-Lan.net.tw 

■宜蘭縣自閉症者福利協進會 
TEL:03-9356672 FAX:03-9333794 
(260)宜蘭市神農里民權街一段65號3樓 
E-mail:star.kiddy@msa.hinet.net

■花蓮縣智障福利協進會 
TEL:03-8237756 FAX:03-8224728 
(970)花蓮市球崙二路240巷1號 
E-mail:hualien.ml@msa.hinet.net 

■台東縣智障者家長協會 
TEL:08-9238668 FAX:08-9238267 
(950)台東市中興路二段706號 
E-mail:ttpa@ms39.hinet.net

■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 
TEL:0823-37594 FAX:0823-30918 
(891)金門縣金湖鎮林森路6號 
E-mail:ace020304@yahoo.com.tw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服務內容包括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嬰幼兒的早期療育到成年心智障礙者的職前訓練、庇護性
就業服務、就業輔導以及重度以上心智障礙者的養護服務。希望心智障礙者能夠透過專業訓
練與輔導協助,進而融入社會適應團體生活,享有與一般人同等參與社會的基本權利。未來
將規劃設置老殘家園提供年紀漸老的心智障礙者有一個安養的歸屬直到終老。

基金會聯絡方式如下:
TEL:02-27556676 FAX:02-27550654 
(106)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319號2樓 
網址:http://www.ycswf.org.tw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關懷遲緩兒童專刊•歡迎各界免費索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