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圖畫書裡—

約克.米勒走出新的道路

文/坎黛.馬丁路特 譯/洪翠娥 

「無限」之兒童體驗
二十世紀早期的兒童不是從「永恆」這個抽象的字眼獲得「無限」的第一印象,而是 從一則罐裝荷蘭可可豆廣告。

米歇•萊利斯說:「罐頭的一邊貼了一張圖片,上面畫的是一個戴著一頂小尖帽的農婦,她的左手上拿著一罐相同的可可豆罐頭,罐頭上貼著一張相同的圖片,農婦面帶微笑把罐頭展示給大家看……當我一想到這種一系列無窮無盡重複出現同樣的畫面,一遍又一遍畫著同一個荷蘭少女(一張比一張小,但是一遍也不能少)……我就覺得目眩神迷。」

現在約克•米勒把這個二十世紀早期的題材拿來當作圖畫書的故事內容。這本書的書衣畫的是一張包裝紙,這包裝紙已經被一個充滿好奇的人給撕下了一角。書裡面的第一頁畫的是一個小孩蹲坐在一張有著迷宮般紋樣的地毯上,那小孩正在撕下包裝紙的一角,並且透過這撕下來的一角,看見這本書的封面畫的就是他自己正在打開這本書。

一個說話氣泡上寫著求救的字樣,那位求救者可以在這本書的正中央被看到,原來他就是這本圖畫書的畫家,他似乎被人下了咒語,他必須一直畫著一個小孩打開一本圖畫書的畫面,直到世界末日為止,這畫面就和我們手上這本書的封面一模一樣,一個小孩打開了一本圖畫書……

虛擬中的實境
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真實的」小孩,他和書中小孩的區別除了顏色、肢體、動作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所顯現出來的生命現象。書上無限重複的畫面,激起了這個好奇心很強的小孩,一探究竟的實驗精神。

他用鏡子、放大鏡和3D立體眼鏡,嘗試找出從他肩膀上探頭看書的兔子究竟從何而來的答案,因為在他房裡跟他玩的實際上是一隻貓,根本就沒有看到什麼兔子啊!戴上那付3D立體眼鏡之後,原本是平面的圖片,立刻產生立體的視覺幻相,使得小孩能夠走進書裡漫步,甚至還因此把那位被自己的概念困住的畫家給救了出來。

視覺遊戲
這個故事本身提供了迅速而大量的機會給繪者,可以隨時轉換透視角度和比例關係,約克•米勒在這方面的技巧早就極負盛名。在放大鏡下,所呈現的視覺印象,繪者以極巧妙的手法表現出經過光學折射之後的變形現象、鏡緣上反射出來的映象、透過放大鏡所呈現的放大效果,以及會讓人眩迷的焦點轉換。 

當眼睛還在嘗試追隨這一系列越來越遠且越來越小的人物時,畫家的臉卻像直昇機一般陡然出現在面前,我們從他那刮過鬍子的雙頰上所殘留的鬍子渣可以認出他來。後來他變得越來越小,甚至可以放在小孩的巴掌上,現在小孩的臉變得非常巨大,無法完全擺在畫面上,只能塞得下一半而已,就好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情景一樣。

繪本藝術家約克•米勒從七○年代起就開始創作精密素描畫,他的作品總是讓人驚奇讚嘆,也常常發人深省。《書中之書》針對他那個時代對哲學和美學的社會批判提出了另一種替代方案。

此種遊戲式的主題,可以追溯到德國十八世紀的浪漫主義傳統,諾瓦利斯(Novalis) 

 

 

讓他的英雄人物海因利希•封•奧夫特丁恩(Heinrich von Ofterdingen,原意為:反 覆重現的海因利希)親自進入一本書中並且由此展開一段冒險歷程,而這樣的題材後來 便成為當代文學的基本配備之一。

二十世紀的義大利文學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1985)也有一本 如迷宮般曲折離奇的後現代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時報出版),他在小說中嵌入小說,故事中另有故事。雖然卡爾維諾的小說文字和米勒圖畫書的圖像,在理論方面都表現出極精密的計算能力,令人驚喜的是,他們又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施展出非常吸 引人的魔力,讀者們就像十來歲的米歇•萊利斯一樣,被反覆重現同一張畫面的荷蘭可可豆廣告弄得目眩神迷。

本文輯錄自德國書評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約克米勒終於出新書了

文/布魯諾.布蘭 譯/洪翠娥 

插畫大師約克.米勒以精密的素描、準確的繪畫語言和故事結構嚴謹見長,其書中一直出現兩項迷人的元素:一是表現在繪畫方面精確無誤的寫實風格,其次是內容方面的思慮周密和發人深省。他的畫風有如照相般精準,可是又不全然只是單純的模仿真實景物。書裡到處流露出機智、幽默和一種特別的魅力,給人一種溫暖的感受與無垠的想像空間。從書中的每一頁都可以清楚的看見他下的功夫有多深,以及他的空間表現能力有多強。

這回米勒親身走入《書中之書》一書之中,最後終於被書中小孩發現,並且騎著兔子飛離。這位瑞士插畫大師在保有自己一貫的風格之餘,還能不斷創新。《書中之書》的繪畫風格雖然有點懷舊,可是反而更能契合這種帶有神秘主義和深刻哲學內涵的文本。

 

 

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和(比如透過放大鏡所看到的)變貌來呈現《書中之書》的主題,手法非常準確。在他筆下,畫家、小孩和兔子都能夠自由的在書中悠遊漫步,而作為背景的書頁則始終保持固定不動(只有一次,地面花紋有點輕微的滑動)。那是當兔子背上載著畫家,正在穿過書頁(作為地板),而書頁上畫的正是他們自己那時(在現實書本當中)的樣子。

隨著小孩踏入書中,許多問題也跟著出現,米勒在他的畫中一一解答這些問題。比如畫中之畫的背面看起來是怎樣?一幅畫到下一幅畫的大小關係究竟如何?以及這本書的立體視覺效果到底怎樣?

米勒在這本書的表現,再次證明了他作為安徒生大獎得主的成就絕非偶然。

本文輯錄自德國書評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書中之書》作者簡介

約克.米勒 (Jorg Muller) 

1994年「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約克.米勒於一九四二年出生於瑞士法語區的洛桑市(Lausanne),一九四八年與家人一同遷居至靠近蘇黎士的庫斯納特市(Kusnacht)。孩提時就進入蘇黎士與比爾(Biel)應用藝術學校就讀,在取得插畫畢業文憑後,未滿二十歲的米勒便隻身前往巴黎,在當地的廣告公司從事插畫設計的工作。之後,他回到瑞士, 由於有父親的經濟支援,使他得以無後顧之憂的開始進行圖畫書的創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一出版便得到極高的評價,曾獲瑞士年度最佳書籍、德國年度青少年文學獎,在國內出版之後,亦引起廣大回響,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等數項大獎。

一九七六年,米勒以相同的手法再度創作一本姐妹作《The changing city》,描繪 日漸遭受破壞的城市景觀。這兩本著作在當時造成了相當大的震撼,不僅揭示出人們內心潛在的恐懼,同時也啟迪了無數兒童青少年的思維。

米勒與約克.史坦納曾合作了許多書,包括:《森林大熊》、《再見,小兔子》,《The Ice-flower Forest》(Der Eisblumenwald 1983),以及《The Rebellion of The Animals or The New City Musicians》(Der Aufstand der Tiere oder Die 
neuen Stadtmusikanten)等等。

 

 

1997年米勒作品《發現小錫兵》出版,借用了安徒生童話故事小錫兵中的人物,以無字的圖像,賦予全新的寓意。他在每一頁的故事裡,留下了許多線索,讓讀者自由的探索和發現……。這本書曾獲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年度最佳繪本,在國內出版後亦引起廣泛討論,並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書籍、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等數項大獎。

約瑟妮.塞特琳(Josiane Cetlin)曾經為瑞士IBBY撰寫過一篇研究約克.米勒作品的論文,精闢地闡述了約克.米勒的作品特質:「約克.米勒的作品遠比單純的寫實畫作更豐富動人……每一樣東西都表現得栩栩如生,而讀者們也可以感受到他畫作中層次豐富的想像空間。」約克.米勒作品中所蘊含的不僅是一種想像力,同時也是身為一位深思熟慮的藝術家的良知投射,這也是他獲國際安徒生大獎最主要的原因。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善於觀察的小孩—立體影像的原理

文/張文亮(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十八世紀英國倫敦的藝術畫廊裡,有一個孩子指著一幅名畫說道,「我認為這幅畫畫錯了!」這句話驚動了不少人,觀賞名畫的很少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怎麼會呢?這是世界名畫。」畫廊裡的專家解說道。

「但是那個畫家畫錯了。」孩子說道。

「怎麼會呢?」專家細看這幅人像畫後,反問道。

「因為由『人像畫』裡頭部傾斜的角度來看,畫家只能畫出他的鼻子,應該畫不出耳朵,因為耳朵位置在畫家的視線以外。」

這個善於觀察的小孩就是布雷斯特(David Brewster),他後來成為科學大師與愛丁堡大學的校長,也是立體影像原理的提出者。 

兩個眼睛的妙用
他曾問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人有兩個眼睛,兩個眼睛到底有什麼好處?兩眼之間的距離是3.5∼4.0公分,這個長度有什麼意義?」整個立體視覺的原理就是由這個問題延伸出來的。他發現兩個眼睛在適當間距時,看物體會更立體,而兩個眼睛如果相隔太遠,看近物時就彷如平面;相隔太近,兩個眼睛就等於一個眼睛。

兩眼間距恰當,近距離觀看時,右眼所看的一小部分左眼看不到,左眼所看的一小部分右眼看不到,這是很好的互補作用,使得物體更立體,而且使左、右眼共同看見的部 分更清楚。眼睛看東西的視力方向,稱為視線,當左、右兩眼共同看到同一個位置,就稱左右視線為「零視差」。如果左眼所看到的,與右眼所看到,並不是同一個位置,就稱為兩眼的視線有「視差」,當兩眼所看到的位置距離愈遠,視差就愈大。

視差使人產生錯覺
視差大會怎麼樣呢?布雷斯特發現,這「會使人產生視線的錯覺」。原來人在看東西時,會不自覺地在眼前設立一個基準點,那是兩眼視線的焦點,也是看得最清楚的位置,並且用此基準點去判斷其它物品的遠近。所以當左、右眼的基準點不同時,人就會難以判斷遠近,甚至把平面看成立體。

布雷斯特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就畫一幅圖畫,在某些部位的左邊塗上紅線,某些部位的右邊塗上藍色,並且把背景畫的較為模糊。然後給他的學生戴上左邊紅、右邊藍的眼 鏡去看。這樣左眼看得到紅色線卻看不到藍色線,右眼看得到藍色線但看不到紅色線,這是用人工的方法產生左、右眼的視差。

 

 

觀賞者的大腦,會自動在圖面上設立一基準線,模糊的背景自然成為遠景,而紅、藍線條間的視差,會讓所觀察之物凸顯出來,使得原來二度空間的圖形,產生三度空間的凸顯效果。

後來布雷斯特就用此原裡,製造歷史上第一部「立體攝影機」。在一百五十年前,這是轟動歐洲的大事,連英國女王都來看。如今立體呈現,不只是視覺的藝術,在醫學檢查與材料鑑定等方面都非常有用。

不過利用視差看立體圖形,每半小時就要讓大腦休息一下,免得太累,這也是立體電影長度很少超過三十分鐘的原因。現在就戴上你的紅藍眼鏡,進入立體圖像中的有趣世界吧!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紅藍立體眼鏡使用說明
本書中有三頁出現紅、藍兩色影像重疊的畫面,這可是特別製作的,不是印刷瑕疵喔!

觀看時請配合使用書中所附的紅藍立體眼鏡,藍色鏡是右眼、紅色鏡是左眼,鏡面要和書本保持平行,注視幾秒後,一場身歷其境的奇妙世界就會生動呈現在你的眼前了!

注意:每次使用立體眼鏡請勿超過30分鐘,充分之休息後才可繼續使用。

輯錄自慕尼黑國際青年圖書館兒童青年文選

 

 

隨書附贈的這種眼鏡,讓讀者也能夠恣意進出書中世界。作者試圖與讀者的想像力玩一 種充滿吸引力且令人神迷的遊戲。


輯錄自德國書評/嘉比拉.文克
這是一趟體驗之旅:書中之書亦是畫中之畫。約克.米勒以精緻的繪畫風格,木雕板刻般的筆觸,呈現如照片般寫實的畫風,張力十足的描繪出小朋友的生動形象。故事情節詼諧有趣,深深吸引讀者。引導小朋友探索事實與真相,也紓解了對於尋求未知答案的渴望情緒。

輯錄自瑞士兒童青少年文刊
《書中之書》確能滿足小朋友內心對富有神秘感圖畫的興趣及偏好。無盡之境對於小朋友的吸引力,古今皆然。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