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嘉蒂
文 / 郝爾.雷恩斯

他七歲,是個有錢的白人;
她十六歲,是個窮黑人,
但他從她那裡得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啟示
                

一九五○年初,我七歲時,嘉蒂來到了我家,替我們熨衣服、打掃房子和煮飯,週薪18美元。嘉蒂的全名是嘉蒂坦斯.威廉斯。她高中畢業,剛過了十六歲生日,成績非常好,打算到新奧爾良黑人大學的護士學校升學,但得先找一份全職工作賺取學費。我母親就在那個時候僱用了她。她在我們家作了七年。

在一九五0年代的伯明翰,白人公然支持黑人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因為那裡是本世紀美國執行種族隔離政策最徹底的地方。有一次,在卸貨碼頭,我看見父親站在黑人那邊,抵抗白人。當時我家最嚴的家教是不能說「黑鬼」兩個字。這禁忌看似微不足道,但我想它的意義非常重大。

看不見的世界

嘉蒂很愛說話,我則不停問東問西。

「你不知道貧窮和作黑人的滋味,」嘉蒂說。她讓我認識到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的隱蔽世界,一個陌生而危險的世界。她談到伯明翰警察局長「蠻牛」康納的手下用膠水管對付黑人;副局長射殺工作慢的清道夫;黑人一年只有一次獲准參加州賣物會等。她更隨口談到「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

「我們省下一分一毫去參加協會,就像你們加入學校的紅十字會一樣,」她說。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我有生以來聽到的最反叛的事了。從那一天起,我便知道那些南部白人所說的「我們的黑人」對他們的命運並無不滿、無意改變「我們南部的生活方式」,全是騙人的。

夢想幻滅 

嘉蒂也愛閱讀,是她介紹我認識海明威的小說的。一九五二年的秋天,我染上了流行性腮腺炎,嘉蒂便坐在床畔把整篇「老人與海小說」唸給我聽。

我隱約記得那令我對世界改觀的一刻,嘉蒂和我在熨衣房看雜誌,裡面報導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黑人男孩被謀殺。他叫艾墨特.蒂爾,一九五五年在密西西比被人用私刑殘殺。圖片上有他遇害的地點,偏遠而簡陋,還有法庭上幾名白人,以及古老的密西西比河景。

一九五一年,嘉蒂用她在我家幹活賺來的錢,進大學攻讀。可是她存的錢只夠付一個學期的費用。到了夏天,嘉蒂又回到我家幹活了。這大概是她當護士的夢想幻滅的時刻。這是不合理的制度,硬要一個貧困的黑人女子到路易西安那去升學,離家不遠的護士學校卻把她拒於門外,而這學校卻是用她母親交的房地稅、銷售稅和利息稅來維持的。

當時,種族隔離主義正作垂死的掙扎,想要反擊,嘉蒂那一代的南部黑人就是這樣眼看著自己最好的機會白白斷送了。她像個在戰事結束前一天被殺掉的士兵。就在她放棄上大學這夢想的幾年後,當地的大學開放給黑人就讀,而全國上下的教育家更來到伯明翰,看看有沒有一些貧窮的黑人學生能夠提前兩年唸完高中。

嘉蒂從狄拉德回到我家,幾年後便跟馬文.哈欽遜結婚。他是個遠較她世故的小夥子,衝勁十足。一九五七年,她搬到紐約市去當傭人,從此在我的生命中消失。 

緬懷往事 

美國人在精神上有兩條路可以走:種族歧視的路和同胞手足的路。朋友、家人,甚至愛侶,如果在這歧路上各走極端,就會各走各路,有時候永不回頭,因為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會受到複雜的情感、內心的衝突和強大的社會力量所影響。

在那個年代,鼓吹種族隔離政策的人壟斷了我們家鄉的政壇,阿拉巴馬州許多青年都為此感到羞恥;我在大學的時候也有同感。我初入行作新聞記者時,對爭取投票權利團體的演講和超然的思想大感興趣,而且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但嘉蒂早已教會了我任何作家所能學到的最珍貴一課,那就是設法真實、深入地看我們的世界。 

當我明白嘉蒂是個多麼勇敢慷慨的人,我實在欠她太多的時候,她已離開我很久了。隨著歲月流逝,我越來越覺得需要找到她,因為我相信應該在良師益友仍然在世時向他們道謝。

去年春天,我取得了嘉蒂的電話號碼。我到亞特蘭大找她,她在牧愛脊骨中心當廚子。她有三個孩子;三十七歲的艾力在紐約地下鐵路工作,三十四歲的馬花在紐約高那紀念醫院財務部做事,二十九歲的里德在亞特蘭大一家銀行服務。她生活得並不差。 

然而嘉蒂說:「我常常希望有更好的發展。我覺得如果我有機會,我的成就不止於此。」

幾個月後,嘉蒂和我的家人在伯明翰見面,這是三十四年來大家首次相聚。我們一起回憶過去的那段日子,希望重新領悟愛是永恆不變的,而且它不但在肥沃的土地上盛放,在瘠土上也能開花結果。

嘉蒂那年五十七歲,她跟我一塊駕車離開亞特蘭大。我們把車子停下來時,我父母剛到。他們已退休,住在佛羅里達州。父親已經八十四歲,但仍然腰挺背直,精力充沛。他把車子停好,一言不發,便走到嘉蒂身邊把她摟在懷裡。

 

 

 

嘉蒂告訴我,她在圖書館看見我那本「靈魂安息」( My Soul Is Rested )時,十分感動。這本有關人權運動的口述歷史是在一九七七年出版的,我很奇怪她竟未能即時想到那本書是受了她的啟發而寫成的。那是我的錯,我遲遲沒有去找她,告訴她,這其實是嘉蒂的書。是她在那些炎熱的下午寫在我心裡面的書。 

我是個受到寵愛的白人男孩,在那個暴力的時代、那個殘酷的城市中長大,而嘉蒂,她像幸福的伯明翰故園裡的山核桃樹萌芽落葉時那樣,溫柔、含蓄、充滿愛心地把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我—一顆自由、無恨的心。 

輯錄自讀者文摘1992年六月號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烈焰中的城市—羅德尼.金與洛杉磯暴動
文/ 史丹.尚伯斯       譯 / 陳映慈

洛杉磯暴動(Los Angeles Riots) 
一九九一年三月,四位白人警察,公然在大馬路上,圍毆一位疑似酒後駕車的黑人男子,整個過程被人拍下並公開。隔年四月二十九日這四名警察獲判無罪,引起當地黑人的強烈反彈。他們開始在洛杉磯的中南區,展開大規模的暴動。不但攻擊韓裔人士經營的商店,還四處縱火。當地有八成的建築物,在這場浩劫中成為廢墟。這場種族對立的流血事件,不但造成五十五人死亡,上千棟的建築物遭破壞,損失金額高達350億台幣,也成為美國戰後最大規模的種族衝突。 

1991年三月某日下午,當我到達新聞室的時候大家正忙著。「史丹,你如果有時間,看看這卷自由攝影者的帶子好嗎?今天才拿到的,那是卷家庭V8帶子,但相當震撼人心。」這不是一個平常的要求,所以我立刻倒帶觀看。一看之下,我感覺情緒激盪,腎上腺素分泌、貫穿了全身。我從未看過這種場面,雖然拍攝時間在前一夜,地點則在Fernando Valley Foothill警局附近,說真的,很難相信在洛杉機竟也有這種暴力事件發生。

剛開始帶子有點模糊,很難看出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當錄影者對到了焦點以後,我看到了難以置信的畫面:幾個警員拿著警棍毆打著一個人,他們狠狠地敲擊著,不想停手,而更趨狂暴。那人在地上翻滾著,相當屈從,但是拳頭還是迎面而來。我倒帶再看一遍,不能相信會有這般的暴力加諸於人身,拳打腳踢不容情地直撲犧牲者而來……。我將那帶子反覆地看:十幾個警察圍著那個人,有三個員警動手用警棍毆打並且踢他。其他人袖手旁觀。

「這是我們的獨家新聞嗎?發生背景是什麼?」

在Foothill高速公路上有一場追捕行動。那人拒捕逃逸,可能是他最後下車時試圖使用武器吧!」她回答。

新聞室的其他人也過來了,成群圍觀著。錄影帶一遍遍播放著,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痛苦的表情。

這卷帶子是一個名叫喬治.哈勒迪的人在自家大門口錄下的,當他聽到公寓門口的街道上有人大喊大叫時,他開始了錄影。結果這個暴力群毆,毫不保留地展現在他的眼前。 

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就成了歷史。


----------------------------------------------------------------------------------------------------------------------------------------

失控的怨怒
1992年四月二十九日清晨,洛杉磯暴動就在我們腳下的現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直昇機持續半傾斜著打轉,我從側面窗戶看出去,許多車輛在交通中斷處紛紛向後轉,好避開這場無妄之災。成群的人們聚集著,對經過的車子扔擲石塊和酒瓶,現場並沒有警察,只有失控的暴民們對那些無辜的駕駛者發洩怨怒。

有人侵入了一家酒類販賣店,只見他們擲飛鏢似的把瓶子丟進丟出,隨心所欲。

我們看到汽車駕駛者被拖出車外,一些人拿著石塊對他又砸又打,狂追不停。一個人被暴徒從卡車裡強拉了下來(稍後被證實是雷金納.戴尼),那慘況到現在還烙印在我腦海—被狠狠踢打得動彈不得的人躺在地上,看起來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一個暴徒還拿起一大塊燒焦的磚頭砸在他的腦門上。看到這一幕時我心中充滿著憤怒。一番狠打之後,兇徒跳起了舞,還舉手對盤旋上方的直昇機做了一個幫派手勢。接下來,令我難以置信的是:另一個人從街上趕來搜這受難者的衣袋,然後把錢包扒走了。

希望在烈燄中消融
我的思緒飛回二十一年前華特暴動的現場(1965年),我試圖想出二者的共同點。「的確有所不同,他們放火。」我這樣告訴自己。不久我就看到街角竄起了白煙。一輛車四腳朝天地躺著,有人把它引燃了。幾分鐘後,那家被搶劫的酒類販賣店也開始從窗戶冒煙。

當我們繼續盤旋時,下面的情形顯然更加混亂失控。薄暮已逝,黑暗籠罩,洛杉磯中南部的地面依然火光閃爍。此刻,電視台停播所有節目,鎖定在暴動最新消息的報導上。暴動範圍似乎有擴大的趨勢。直昇機底下的都市之火越演越烈,蕈狀黑雲在各個角落,一一升起。

我們的駕駛結束了原地盤旋,拉起操縱桿,直飛到另一個火災現場。每一叢火燄都令人驚心,發生處已從五、六區以至於二、三十處之多,現在整個洛杉磯皆籠罩在災難陰影中。1965年的華特

 

 

暴動只侷限在一個較小區域內縱火,而今,洶湧烈焰不只在華特或城區中南部引燃,還擴及四方。但著火的目的物卻很類似:超級市場、藥房、大拆車場、酒類店、交易中心、韓國商店、餐廳、小購物中心等,各個相距數哩但皆難逃火燄洗禮。

數不清的建築物冒出悶燒的白色煙束。只要一家屋頂著火,很快就波及相連的一家。消防隊員根本無法對這些剛剛發生的火警加以灌救,因為狙擊手在瞄準著他們。稍後,在警方保護之下,他們才能順利展開工作。

今夜,每一把火點燃的時候,不但燒掉了建築物,也燒掉了工作機會和許多當地居民的希望…。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說一個好聽的故事
採訪報導/愛麗絲.凱莉        譯 / 陳映慈 

邦婷寫了超過兩百本書,有兒童圖畫書,也有少年小說;她的寫作角度極為廣闊,主題則涉及無家可歸的孩子,如《Fly Away Home》、以現代觀點看美國內戰的《The Blue and the Gray》、描述故鄉愛爾蘭瑪格拉小村落的《Market Day》、有關洛杉磯暴動的《煙霧迷漫的夜晚》等(此書獲得凱迪克金牌獎,插圖繪者為大衛.戴茲)。 

在邦婷的多本著作裡充滿著單純的喜悅與樂趣。例如《Sunflower House》、《Scary,Scary Halloween》、《Dog Detective》以及《Ducky》等。然而,她也有一些以「社會關懷」為題的作品,深受讀者與書評家矚目—例如,描寫貧窮及種族歧視的書等。 

她說:「我認為某些出版者相當有勇氣。」 
「也許我曾經因為作品不夠好而被拒絕出版,但他們從來不是因為害怕我的作品『兒童不宜』而拒絕我。」

她的社會認知起源於愛爾蘭的童年記憶。她回憶道:「我知道人們有宗教歧視的存在,卻不曉得怎麼去改善它。」她記得在故鄉,清教徒家庭的孩子們一般來說是不會跟天主教的孩子們玩在一起的。但是她的父母親倒曾鼓勵她與一個天主教女孩子交朋友。之後,兩大宗教派別所引起的種種政治及信仰上的衝突,終於使得她們這一家決定移居美國,遠離愛爾蘭是非之地。那是在1958年。

談及這一段移民過程,邦婷說:
「剛開始的時候相當艱難,不過還好語言相同,」
「我相信我很有資格來寫外籍勞工或移民者的故事。」

當家庭都安頓好了之後(他們一直定居在加州),她十分想念家鄉,也感到生活裡需要一點消遣,於是她就到附近的大學裡選讀了一門創作課程,就這樣開啟了她的寫作人生。數年以後,這位年輕的愛爾蘭媽媽在寫作事業上有了相當的成就。

她的第一本書是愛爾蘭民間故事的再創作。之後她朝著多面向發展;還曾經為聖地牙哥海洋世界寫了有關鯨魚及鯊魚的書(知識類書籍)。這類書屬於她的「例外」作品,她真正的興趣在於「說一個好聽的故事」。往往,在心有所感的時候,她就開始動筆構思了。但即使邦婷有著這麼多廣泛的興趣以及思索的方向,並不表示她能朝著所有「可能」的主題來著墨,因為這樣一來心靈的負擔將會太沉重。舉例來說,有一位編輯委託她寫一本有關受虐兒童的書,她拒絕了,她說;「寫這本書我可能會胃痛得很厲害。」另外有一個家長請她寫一本關於奧克拉荷馬州爆炸慘案的書,她也回答說她無法處理這樁悲劇事件。

那麼,最近她又靈感充盈了嗎?這次的主題來自於聖荷西博物館;當時她跟女兒一起參觀一個十分吸引人的木乃伊展。「我記得當我看著一具木乃伊的時候,我心裡想:當妳活著的時候一定很漂亮吧!就在那個時候,一個寫作的想法成形了。」 

經過一番考據研究之後,一本書誕生了,名為《我是木乃伊荷波.涅斐特》,由大衛.克利斯汀那負責插圖。這本書有著簡短抒情的內容,適讀年齡為七至十二歲,可說是一本代表作。「荷波.涅斐特」的意思就是「美麗的舞者」,書中描述這具木乃伊的生與死;她如何從法老兄弟鍾愛的妻子,轉變而成亞麻布纏繞,寄身於博物館玻璃展示櫃裡,供大家參觀的古代木乃伊。

她回憶道:「當我完成時,我問我的編輯這是否妥當,因為書中告訴孩子們,人人都會死亡。編輯說:『這有什麼關係?』」邦婷在描述荷波.涅斐特的故事時,是這麼有說服力,以致於一位加拿大出版商(也是埃及學學者)告訴邦婷說她上輩子一定是住在埃及,才能寫得這樣深刻。邦婷說:「她不是隨便說說,而是真的以為我跟埃及有所淵源,我告訴她,當我寫書的時候,我真的是置身埃及。」 

「我活過很多不一樣的人生。」她笑著補充道。

有次竟是登上一條快要沉的船!證據就是她寫了一本書,名為《SOS鐵達尼》;靈感則來自於貝爾法斯特運輸博物館。其實,她的公公及其兄弟都曾在造船碼頭工作,頗有淵源。在博物館裡,一個紀念展的特殊裝置使得邦婷(及其他參觀者)體會到海難乘客的滋味—那種置身於救生艇,眼望著郵輪即將沉沒於茫茫海水中的無助感。邦婷回憶道:「我站在那裡看著鐵達尼號的垂死掙扎,想像著自己正在倉皇逃生,一霎時竟覺得喘不過氣來;這個經驗相當深刻,所以當我的愛爾蘭行程還沒結束時,就已經開始動筆了。」 

雖然作者在這樣豐富的創作背後,定是下過一番嚴謹的考據工夫,邦婷卻出人意外地說她是個「散漫的人」。

「我的檔案是一團亂」,她不好意思地說。
「要是有人問我找什麼東西,我會心慌!
而且我也沒有在固定時間寫作的習慣。
要是真的不想寫,我也從來不會強迫自己動筆。
幸運的是:我通常都會想要寫作。」

在多本即將問世的新作中,有一本書名為《十二月》,是一個聖誕故事,由哈寇貝斯出版社出版,合作的插畫家則是大衛.戴茲。據邦婷說繪者認為這是他到目前為止最滿意的作品。 

雖是著作等身,邦婷卻很謙虛地說:「就像是一連串的驚喜,
我擁有的一切已經超過我當初最大的夢想。我常想:
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好事,發生在一個來自愛爾蘭的小孩子身上呢?」 

依芙.邦婷出生於愛爾蘭,那是一個浸淫在說書藝術以及文字魔力中的國度。 

她說:「長久以來愛爾蘭有著『說書人』的存在,叫做『宣那契』
這些人行走在大街小巷的人家裡,為人們說故事。 
也許,我也像是個說書人,不斷地把我的故事說給任何願意聽的人來聽。」

 

 

 

「我很喜歡讓十幾歲的孩子來當書中主角,
因為他們的生命正鮮嫩,充滿了挑戰性,
並且相信生活中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繪本書的創作帶給我很大的樂趣,用簡潔的文字,來述說一個個或快樂或悲傷的故事,是一種喜悅。我特別喜歡寫些讓孩子們思考及發問的書;他們會問道:『媽,為什麼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會再來一次嗎?我們幫得上忙嗎?我們能做些什麼?』一個孩子曾寫信給我說,我的一本書在他的學校裡贏得了『神奇治療』獎,這是我所得過最珍貴的獎項之一—我十分驕傲地把它放在我的書桌上。」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深夜裡,睡夢中的丹尼和媽媽被濃濃的煙味驚醒了,他們逃離了正在他們公寓外進行的暴亂,來到了一個避難所。像是從丹尼一句無心的話得到了靈感,他的媽媽向一位鄰居開始了自我介紹。書中的插畫勇敢而直接,和張力十足的故事搭配的很好。 這是一本讀後令人印象深刻,相當發人深省的好書。

—美國Horn Book書評



也許人與人之間,就像貓兒們一樣,應該給彼此互相認識的機會。戴茲的畫面帶著搧惑的氣質,頗具力道。在翻開的兩個頁面裡,背景為各式各樣材質如小布塊、碎石礫等拼貼組合的照片,右頁則是一幅幅壓克力顏料的畫作,就像是由厚重窗框裡所看出去的景物一樣。並以霓虹燈般亮麗的色澤,來襯托書中這些多元文化的人物。跟這些畫面形成了強烈對比的是:整個故事是以相當平靜的口吻來述說;縱使相鄰的社區已經籠罩在一片恐怖混亂中,說故事的男孩仍在母親的安全陪伴下,以孩童清明的眼光注視著這一場暴亂。

—美國Booklist書評

 

 


伊芙邦婷用豐富的同理心與想像力探討城市暴動的問題。雖然作者邦婷並沒有交待這場暴力事件發生的原因,卻簡潔地描述了暴民們的心理狀態。故事的結局是一個重新的和解:不同族群的人也可以友好共處。戴茲的畫,用粗黑線條框起的壓克力顏料畫面,置於多媒材拼貼組合的紙板上,可以看到燃燒過的火柴、以及各種小碎塊,帶來有力的視覺效果。人物的部分有著清晰、熱誠的表情,黑色的輪廓、煙霧般的臉部陰影,帶著黝暗的霓虹色調。

這是一本出色而有格調的書,寫實地呈現這個事件,對於可能造成孩童極大恐懼的事端卻輕柔處理;是極佳的討論題材。 

—美國Kirkus Reviews書評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故事的場景為洛杉磯暴動混亂的場面,主題卻有關於體諒與寬容。拼貼式的畫面,所運用的材料饒富意趣,並且是故事內容的延伸。

—珍.萊巴曼

真實的孩童觀點讓這個故事如此動人。在這場成人危機中丹尼卻注意到了大人不曾理會的細節。在臨時避難所裡,他看到「從未見過,超大的美乃滋罐子」,或誇大其詞地說「金太太緊抱著她那隻又肥又大的橘色老貓」;正是這些點滴的觀察讓他逐漸明瞭暴亂的由來。

插畫者戴玆勇敢地在紙片、小物件所拼貼出來的背景上彩繪了色澤濃烈的插圖……。作者與繪者都盡量不矯飾、不說教地來處理這一個事件。

—蓓特西.賀尼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David Diaz 
http://www.ala.org/alsc/diaz.html 

Eve Bunting 
http://falcon.jmu.edu/~ramseyil/bunting.htm 

A Talk with Eve Bunting 

http://www.bookpage.com/9705bp/childrens/evebunting.html 

 

 


David Diaz Art Exhibit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s Illustrated Literature 

http://www.nccil.org/exhibit/diaz.html 

Author Study of Eve Bunting by a 6th grade student 

http://k12.albemarle.org/Sutherland/MPicard/studentpublish1ing/authorEssays/bunting.html 

The Culture of Violence on Kay Vandergrift's site 

http://www.scils.rutgers.edu/special/kay/childwar.html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回首頁